分享

6年间体力活动变化与心力衰竭风险的发生率-ARIC 研究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1-19
 

背景

较强的体力活动伴随着低心力衰竭风险;但体力活动的改变对心衰风险的影响仍未知。

 

方法

本研究纳入11351例来自ARIC研究(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中已完成第三次随访(1993~1995)且既往无心血管病史的受试者(平均年龄60岁)。研究使用改良Baecke问卷来评估运动型体力活动强度,并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分级将运动型活动量分为推荐级、中等级和不足。我们用Cox回归模型来确定第一次(1987~1989)和第三次ARIC随访间6年体力活动的变化与心力衰竭风险之间的关系。

 

结果

在中位随访19年期间,总计发生了1750次心衰事件。对比两次随访间体力活动较差的参与者,那些坚持完成推荐运动活动量的受试者所面临的心衰风险最低(风险比,0.6995%置信区间,0.60~0.80)。而运动活动量从不足增加至推荐强度的受试者同样可见心衰的风险降低(风险比,0.7795%置信区间,0.63~0.93)。在基线体力活动较差的受试者中,6年间每增加1 SD体力活动量(512.5 METS*分钟/周,相当于每周约30分钟的快步行走4次),可显著降低未来心衰发生风险(风险比,0.8995%置信区间,0.82~0.96)。

 

结论

尽管维持推荐级别的活动量与最低心力衰竭风险相关,但在中老年时开始和增加体力活动水平也可降低心衰风险。因此,增加体力活动可能是预防心力衰竭发生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Circulation. 2018;137:2142-21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