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嘉珉:世纪之交的黔西南州旅游概况(4)

 陈嘉珉图书馆 2019-01-19

四、民族村寨

黔西南州是个多民族集聚地区,在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相互交融之中,以民族村寨为构成单元,民族文化保存完好。在每一个风情浓郁的民族村寨,都让人直观地体会到这里优美的风光和富有深厚底蕴的民族文化,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纳灰布依村。纳灰布依村位于兴义市南部西峰林脚下,离市,是一个布依族民族村寨。沿着纳灰河畔的鱼陇、乐立、纳灰几个村寨,民风古朴,垂柳依依,古榕怀抱,一座座石桥横跨在纳灰河上,使峰林、古寨、古榕、古桥、八卦田和淳朴的民风联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天然山水长卷。游人可到纳灰村划船、垂钓,观赏民俗表演,品尝农家饭,饱览秀美山川,体验特色民俗文化。

二)南龙布依古寨。南龙布依古寨位于兴义市巴结镇烟波浩渺的万峰湖畔,是一个典型的布依族村寨。据传,明洪武年间,改土归流,朝廷实行调北征南政策,从湖北、江西大批移民贵州,并在贵州设立上五府、下八府,其中南龙府即建在今天的南龙古寨,后来由于南龙缺水,建府不久即迁今安龙(当时名安隆)。这里的八卦寨、点将台、演兵场,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历史之谜。村寨按照道家“八卦”图样分布,房屋巷道环环相扣,160多栋民居均为“干栏”式吊脚楼,寨中360多棵榕树保护完好,其中500年以上树龄的有108棵,独树成林、树搭桥、树根井等,形成一幅典型的布依民居村寨。这里村民能歌善舞,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八音坐唱、布依戏等独特的民间艺术,布依族妇女还在使用传统的织布机织布。走进南龙古寨,可以领略到织布声、鸟语声、鸡犬声相融的和谐、古朴民风画卷,是探幽访古、研究民风民俗的理想去处。

(三) 绿荫村。绿荫村离兴义市区,距兴义火车站,是贵州龙化石发现地,被誉为“贵州龙”的故乡。1995年,贵州省政府将该化石产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势峻秀,环境优美,山上森林密布,寨前的绿荫塘面积2000平方米,终年不干,塘旁有一古井,涓涓流淌。四周绿树成荫,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强,至今还立有清代乡规民约石碑,对环境、树木的保护有严格规定。村中民风民俗保护完整,有“贵州龙”博物馆,是探寻三叠纪贵州龙化石及考古的理想去处。

四)马别村。马别村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岸边,距兴义市区。马别村寨环境原始古朴,生态保存完好,古榕、竹林、小溪散布寨中,绿水青山相映一体,具有浓郁的布依族村寨风味。村中最大一棵古榕树,已有2000多年树龄,树高20余米,枝叶繁茂,树下场地是村民劳作休憩场所。村民们在这里表演八音坐唱、木鼓舞、花灯、唢呐、狮子舞等,“三月三”、“六月六”等布依族传统节日,五色糯米饭、鸡八块、棕粑、竹筒酒等特色民族饮食文化、民风民俗仍保持着传统习惯,原汁原味,是探访和研究民俗文化的理想去处。

五)独家村。独家村位于兴义市市区的木浪河畔,背倚古树森森的太白山,面向500多亩阡陌良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传,最早是一户回族涉足先登而得名。现为一个以回族为主,布依、汉、苗、彝族杂居近千人的大村寨。回族、布依族和汉族都有不同的信仰和生活习俗,独家村各民族群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寨中的清真寺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不仅是当地信徒的活动场所,也是各族群众议事之所;每年“三月三”,布依族群众在太白山下的古树林中举行祭山活动,其他民族兄弟争相参加。在村东侧之外,有一双桥山,高不过百米,周长仅左右,如龙似鱼卧于双桥坝子之中,山脚古树参天,山中在同一方向上集中了3个大溶洞,上层离地面50余米,曾经是庙宇及佛事活动的地方;中层高出地面10多米,大小如一足球场,可容千人;底层略低于地平面多,双桥河水从中流过,成为地下龙宫。游人至此,既可领略田园风光和民族风情,又可上山、入洞、进龙宫游览。

(六)纳蝉布依寨。纳蝉布依寨位于贞丰县珉谷镇北面,距县。村寨三面环山,属典型的岩溶风光,加上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构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集民族风情、山水田园和观光农业为一体。村寨保持着独特的布依族风俗习惯,“三月三”、“六月六”等丰富多彩的布依族节日,纯朴优美的布依族歌舞表演、八音坐唱等保存完好。《纺织舞》、《铜鼓舞》、《金竹情》、《罗细杏》等布依族歌舞深受中外游客喜爱。三道竹筒拦路酒、敬酒歌令客人留连忘返。

(七)纳孔村。纳孔村地处贞丰县者相镇三岔河湖畔,是一个始建于明朝初年的典型布依族古寨,200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0个重点建设的民族文化村之一。三岔河湖岸线的85%与纳孔村相连。近年该村兴办布依“农家乐”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建起了富有布依特色的寨门及树林舞台、广场舞台,建起了旅游接待站,组建了文化旅游服务公司。村内遍布奇石怪景,著名的有“怨女望夫”、“二牛争雄”、“松鼠亮姿”、“群猫捕鼠”、“将军独立”等独特景观;该村文化娱乐等生活习俗传承了远古的形式,有“三道酒”(拦路、进寨、进门)、竹筒传情、浪哨、八音坐唱、铜鼓舞、舞龙舞狮、布依花灯等传统文娱活动,“三月三”、“六月六”等布依民族节日异彩纷呈。村东有名为“豹子洞”的天然洞穴,洞宽约,高约,洞内有洞,景中有景,钟乳石、石笋、石芽遍布,仿佛置身于神仙洞府之中,进入虚无飘渺的神话世界。

(八)鲤鱼坝苗寨。黔东方言苗族聚居村寨,位于兴仁县城东15千米屯脚镇西北郊绿树成荫的群山之中。该村原始生态植被保持完好,村寨周围泉眼星罗棋布,百年古柳纵横河堤。这里有闻名中外的苗族板凳舞、“中国龙”刺绣领带、古朴厚重的苗族民风民俗文化,被誉为贵州西线旅游的珍珠景点。鲤鱼苗寨山形奇特,独立成趣。山中溶洞成群,有一长60多米、宽50余米、深近四周悬崖峭壁的喀斯特地貌天坑,坑中生长着上百种具有科研价值的珍稀植物。寨侧仙人山山腰上有一解放前曾为佛家所居的仙人洞寺庙遗迹。站在仙人山主峰上即可远眺位于兴仁、安龙、贞丰三县交界处的龙头大山雄姿。仙人山山脚下有一常年喷涌不息的山泉——龙潭,潭水清澈透明,冬暖夏凉,是极为罕见的优质地下矿泉水。走进鲤鱼坝苗寨,旖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九)长流古寨。汉语湘西方言苗族聚居村寨,位于晴隆县北部,距晴隆县。村寨四面环山,一条清澈的小河从寨中田坝流过,跌入深谷,形成近千米的瀑布群,与汹涌的北盘江汇合,长流因此得名。在长流居往的苗族,依山构筑的木质瓦房,至今保持着明代建筑风格。寨中一颗四五人合抱的古槐参天,寨后有一雷击后枯死的树心长出繁茂的子树,形成了“树包树”的自然奇观,出水似莲花的“莲花古井”水清凉宜人。古寨周围,环布奇石,如“仙人石”、“仙人屯”、“一线天”等,具有观赏价值。世居苗族的服饰古老独特,妇女衣着保留明代前的款式,仍然是棉纱染织的蓝色大袖口对襟绣花服,腰间系6尺多长的黑或浅蓝色腰带,头发盘成尖角形状,夏秋戴白色,冬春戴黑色的长帕;妇女均佩银耳环,套玉石或吊耳;绣花鞋手工做成,形如牛角。妇女善歌善舞,男子强悍、威武。

(十)洞广民族村。洞广民族村地处安龙县戈塘镇政府北面的香车河畔,距政府所在地约,距安龙县,安(龙)-兴(仁)公路贯境而过,属黔西南州兴(义)-安(龙)-兴(仁)“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全村11个村民组5232484人,居住有布依、苗、彝等民族,其中80%为苗族。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3%,一条四季长流的溪水穿村而过,粗壮挺拔的原始天然林和扎根于石缝中的千年古树郁郁葱葱,地下溶洞、石幔、石笋、石柱千姿百态。依山而建的古色古香的民居映于绿荫丛中,具有神秘神话传说的“香魂女宫”、“香郎洞”,与村民的传统制香业溶为一体,形成了一道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只有香车河”,这就是人们对于洞广民族村的具体概括和描述。

此外,浓郁的民族风情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苗族板凳舞、芦笙舞、舞狮、舞棍和苗族手工刺绣工艺、苗族艺人特异功能杂技表演,独具特色的“苗家饭”,每年都吸引着不少旅客到该村休闲娱乐。

(十一)打凼布依村。打凼布依村是黔西南颇具盛名的布依山寨。位于安龙县东北面,距县。该寨以古树、化石、武术“三绝”著称。近年来,政府及有关单位、部门已投入近百万元帮助建设,完成了风情楼、石板路、游泳池等基础工程。农家餐馆、布依饭菜、布依阁楼旅社随处可见。村周围生长着上百株600年至1000年以上的重阳树(当地称“水冬瓜”树),树形高大,从其根部到枝干的树皮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排列颇有规则、上下左右距离几乎相等的小洞点,就连寄生在该树上的藤蔓也如此,树的奇特至今仍是人们难以解开的谜团。一年一度的布依族“三月三” 、“六月六”等节日也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六月六”节最为隆重,百里八乡的人群都要聚集到打凼村,举行山歌对歌比赛,还有甩糠包、跳铜鼓舞、刷把舞、纺织舞、斗鸡舞、舞狮、舞棍等表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