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1年,刘璋听完张松的劝告,决意邀请刘备入川。然而在刘备进驻葭萌关后,张松的哥哥张肃害怕张松的事情败露,于是他告发了自己的弟弟张松,导致张松被杀,同时导致各路关隘道路被封锁,刘备无奈之下,只能接受了庞统的计策,率军攻打刘璋。虽说在与刘璋对峙的过程中,庞统被箭射中身亡,刘备也一度陷入苦战,但在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前来支援,同时投降刘备的马超围攻成都后,刘璋接受了简雍的劝降,将益州交到了刘备的手中。 ![]() 事实上,在刘璋邀请刘备入川之际,身为主簿的巴西人黄权就曾对刘璋进行过劝谏,黄权认为刘备骁勇有名,刘璋若是以部下的身份对待刘备,刘备定然不乐意,而如果是以宾客的身份对待刘备,那么刘璋将不保。而从事王累更是将他自己倒吊在益州城门上劝阻刘璋,只不过刘璋一意孤行,还是要请了刘备入川,就此葬送了益州。难道是刘璋愚蠢,才会偏听了张松的一言之词,就此引狼入室了吗? ![]() 事实上,刘璋邀请刘备入川绝非刘璋蠢笨的表现,这是刘璋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要知道刘备在此之前有着良好的履历,当时孔融有难时,刘备出兵救援;陶谦被曹操进攻,刘备冒死相救;后来刘备在依附刘表期间,也没有借机夺取荆州,对于当时有张鲁这个十分头疼的劲敌的刘璋来说,刘备能在旁人为难时拔刀相助,那他与刘备同为汉室宗亲,此时不请刘备,难道要请孙权?更何况无论是哪个时期,像黄权和王累这样的诤臣比比皆是,因此也不能说这些人有多少先见之明。 ![]() 更何况如果不请刘备入川,益州就真如同黄权说的那般,只要“可但闭境,以待河清”就没有问题了吗?当时益州面临着危在旦夕的局面,当时刘璋若不请刘备,就得独自抗衡张鲁和曹操,而刘璋又不愿意和张鲁那样,直接投降曹操,在这样的情况下,邀请刘备来帮忙是当时的最佳选择。否则刘璋就只能冒险先取汉中,再和曹操一决高下。但如果张鲁真这么好对付,汉中早就失守了,刘璋就是因为攻不下汉中,这才在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与刘备做盟友。 ![]() 笔者认为,虽说刘备最终夺取了益州,刘璋的谋划失败,但在面对张鲁与曹操两员劲敌的情况下,刘璋不得不兵行险着,若就此不管不顾,只怕益州即便不是刘备的,也是曹操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