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江民间工匠:敬业“小皮匠” 乐当热心“老阿姨”

 吴越尽说 2019-01-20

敬业“小皮匠” 乐当热心“老阿姨”

——记皮具修补匠吕桂珍

   作者: 庞崇崚

吕桂珍在修书包拉链。(庞崇崚摄)


在庙前街花鸟市场附近,有一家皮具修理铺。对这家修理铺,住在附近的邻里乡亲熟悉得很。

“你说的是老阿姨吧。”住在附近的方阿姨笑着说,“老阿姨”是这一带出了名的老师傅,不仅活干得仔细,人还特别善良,“有时候帮我们修补东西,还不收钱,弄得我们怪不好意思的。”方阿姨说。

循着方阿姨的指引,记者见到了这位“老阿姨”,她叫吕桂珍。


干活认真负责

为人心地善良


吕桂珍今年61岁,老伴沈雪荣62岁,两人每天坐在不到10平方米的修理铺里,一坐就是10个小时。

“她年轻的时候特意去学的手艺,做到现在也有20年了,现在我退休了,就帮着她打打下手。”沈雪荣告诉记者,老伴细心负责,修补过的东西,很少“返工”,邻居朋友都会来找她帮忙。

正值下午2点,柳阿姨带着一双皮鞋跑到吕桂珍的店里,让吕桂珍帮帮忙。

“老阿姨,我这双皮鞋的拉链头掉了,你帮我看一下吧。”柳阿姨说。

吕桂珍接过皮鞋,先是将拉链的塑料齿拉齐,再打磨拉链两边的皮,打磨完后,她又将鞋子侧放缲边。随后,她将一个新的拉链头装在鞋子上,反复拉了三遍。

“弄好啦?这么快!”柳阿姨笑着说。

“还没有呢,弄好了再拿去,不弄好你下次可得找我麻烦。”吕桂珍略带玩笑地说。

最后,吕桂珍在刚刚修补的地方涂上一层蜡,才放心地把鞋子交还给柳阿姨。

“多少钱?”柳阿姨问。

“这点小事情就不要给钱了,也就帮你换了个拉链头。”吕桂珍推辞道。

经过几番“争斗”,柳阿姨放弃了,“我老说她干点活不容易,可她老是这样。”柳阿姨无耐地说。


20年换了4个地方

老顾客却钟情于此


柳阿姨是这家店的老顾客了,她说,“老阿姨”已经换了4个地方了,“不管在哪里,一直都到老阿姨这来修,因为放心。”柳阿姨说,今天下雨来的人少,她还算“额骨头”,要是好天气,这个点都开始排队了。

谈起经营修理铺,吕桂珍也表示十分不容易,“我最早在步行街的一个角落里呆了3年,后来转到原来的小商品市场隔壁做了9年,然后又在庙前街河边的大树下摆了7年多的摊头,去年8月份又搬家,来到了这里。”

坐在一边的老伴沈雪荣从店里拿出几双吕桂珍修补过的鞋子,他把一双橘色的皮鞋放在椅子上,鞋底朝上,“这双是前几天拿来托底的,你看现在鞋底跟原来的一模一样。”沈雪荣骄傲地说,老伴前后换了4次地方,但是老顾客还是会来他们店里修东西。

吕桂珍说,她一天至少要修三十双鞋,多的时候得有八十来双,“在店里等的要当场修好,也有的人一大早就放在我店里了,等到晚上下班的时候才来拿,时间相对宽松点。”吕桂珍说。


戳到手是家常便饭

干好活是头等大事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吕桂珍左手食指上贴着一张创可贴,不禁问道:“老阿姨你这手怎么了?”

“哦,这是前两天戳破的,习惯了。”吕桂珍说,前天下午,她用镊子把钻头上的螺丝拧紧,正用力往里拧的时候,一不小心戳到了手指,“流了好多血”。

“这还不算什么。”吕桂珍说,有一次她用钉子固定鞋后跟,把钉子敲到了指甲上,半个指甲都没了,“这是我干活以来最疼的一次,真是钻心地疼。”

尽管工作中经常会受伤,但吕桂珍依旧坚持做了20多年。

“最开始做修补匠是为了贴补家用,供小孩读书,给大儿子治病。”尽管如此,对于一些小生意,吕桂珍从来都不收钱,“我觉得帮别人其实就是在帮自己。”

可不,做着做着,吕桂珍就成了乡里邻居口中的“老师傅”,她自己也因此结交到了不少朋友,收获了许多乐趣,“平时我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帮我的忙。”吕桂珍笑着说。

吕桂珍坦言,她今年61岁,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了,但她仍会坚持做下去,用好这门手艺,给更多人带来便利。

原载:吴江日报 2019-0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