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健身气功六字诀和五禽戏练习的总结与体会

 j2hb 2019-01-20
健身气功六字诀和五禽戏是我国传统功法,用于强身健体和许多慢性疾病的康复[1-2]。但关于其在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之前研究很少。本研究观察了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健身气功六字诀和五禽戏练习的体会,并总结如下,希望能将健身气功用于脑卒中功能障碍的恢复,从而更广泛的将传统康复方法应用于各种疾病康复中。
  1 患者资料:
  患者男性,75岁,脑梗塞后一年,右侧偏瘫,有高血压病史,近期血压控制良好。偏瘫侧Brunnstrom 5-5-5级,无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异常,可独立步行,Holden步行分级3级,MMSE:29分,SAS:30分,SDS:45分,ADL:65分。
  2 健身气功六字诀和五禽戏练习方法:
  健身气功六字诀和五禽戏按照一般方法进行,其中五禽戏包括虎戏(虎举、虎扑)、鹿戏(鹿抵、鹿奔)、熊戏(熊运、熊晃)、辕戏(猿提、辕摘)、鸟戏(鸟伸、鸟飞)。患者每次训练时有两名治疗师陪同,一名示范动作带教,一名在其身旁监视和口语指导提醒。
  3 患者完成情况
  患者可在监视和口语指导下完成大部分动作,但重心转移双上肢举棒动作不到位,患侧提踵不能完成。患者训练时心率一直在110左右,主观劳累分级为15分。训练后无过分疲劳等副反应发生,晚上睡眠可,但无法记得并学会任何动作。
  4 讨论与体会
  4.1 健身气功六字诀和五禽戏在脑卒中患者中可行性:
  健身气功在国内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3]。该患者为脑卒中慢性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无明显认知和心理障碍。因此可以在指导下完成大部分健身气功六字诀和五禽戏的动作。因此健身气功练习对于肢体功能较好,无并发症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具有可行性,但是其在肢体功能明显受限的早期偏瘫患者中如何应用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4.2 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健身气功六字诀和五禽戏的训练时可以产生的训练成分
  (1)肢体运动功能训练:脑卒中患者在进行六字诀和五禽戏锻炼时,其运动训练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了:a双下肢负重的闭链运动和离心运动,因为很多动作是要求完成双侧蹲起的。b上肢腕-肘-肩关节分离运动,患者要双手握棒,有很多伸腕,伸肩关节的分离运动。而且是健侧带患侧完成,一方面降低了动作难度使患侧容易完成动作,另一方面双侧动作是同向,符合上肢联合反应同向的特点。c 躯干骨盆旋转和控制,这在六字诀和五禽戏的很多动作中普遍存在,有利于步行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d 平衡和重心转移训练,这在五禽戏的很多动作中较多出现,且难度可能较大,对于重心转移训练很充分。既往大量研究提示健身气功对老年人平衡功能的促进作用[4],因此这对于脑卒中患者是很有意义的。e 协调训练和运动控制训练,健身气功中很多复杂动作患者在完成时需要协调,有控制的完成动作,因此也是协调和运动控制训练。(2)呼吸训练,六字诀中有很多缓慢呼吸和缩唇呼吸的动作,符合呼吸训练的基本要求,可能对患者的肺功能和全身耐力产生促进作用。既往研究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半侧神经损伤导致参与呼吸肌的功能不足,因而普遍存在呼吸功能受损。而最近研究提示呼吸肌训练可能是改善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的重要方法。(3)心肺功能训练(全身耐力训练):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动作时,耗氧量和心肺反应较为明显。且健身气功本身就是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素质,加上大量呼吸训练的成分,因此健身气功也是心肺功能训练。(4)认知训练:在练功过程中,患者需要反复记忆和执行复杂动作,对患者的记忆力和执行力是重要调动和促进,因此有可能改善认知功能。
  4.3 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健身气功六字诀和五禽戏训练的特点和效果:
  综上所述,健身气功练习对脑卒中患者而言,其特点包括:(1)综合训练,多关节同时运动,且有很多分离运动。同时认知和心肺功能参与较多。(2)强调下肢负重和重心转移训练,闭链运动和离心收缩较多,对平衡功能可能改善明显。而可能产生的效果有:(1)促进分离运动,促进综合运动功能的改善,提高下肢负重能力,平衡功能和步态。(2)改善认知,情绪,心理和生活质量;(3)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耐力;(4)改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疾病发作危险因素,起到二级预防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林红,黄世均.健身气功五禽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4,33:1645-1647.
  [2] 卞伯高,潘华山,冯毅�.健身气功五禽戏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效果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30:26-30.
  [3] 彭国强,邵正英.健身气功在江苏省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推广现状研究.安徽体育科技,2013,2,34:56-58.
  [4] 李国辉.对中国传统健身气功起源及其健身功效的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13,2,10:72-76.
  作者简介:
  徐 勰,男,30岁,助教,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通讯作者:
  王 尊,男,30岁,讲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基金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1NZy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