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爱的,猪

 发现好搏客 2019-01-20


标题有些“煽情”,但未必不是真情流露。因为猪是农耕民族的忠实伙伴,不仅吃得简单,而且能贡献最为肥美的滋味。


肉是高端食物。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因为肉味令人齿颊留香,印象深刻,故用以衬托《韶》乐之“尽善尽美”。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吃肉是物质生活方面的最高享受。至于曹刿说的“肉食者鄙”,未尝不是一种酸葡萄心理。


从字面上理解,肉的种类虽多,但摆上餐桌之肉是约定俗成的。如果只说“肉”,指的就是猪肉。如果要说其他肉,必定会像说“牛肉”“羊肉”那样,是不能省略前缀的。因此,随园主人袁枚把猪肉称作“广大教主”,是肉食中的“老大”。



动物世界也是论资排辈的,想做“大肉”并非易事。猪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动物,不仅彻底改变了古人获取肉食忽有忽无、忽多忽少的窘境,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此乃其一;其二,在古代,并非人人都能养猪,男女奴隶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又何谈养猪呢。因此,猪的多寡便成为财富的象征,标示着地位的贵贱;其三,大凡动物,一说到宝贵,我们总爱拿“全身是宝”来形容。在所有动物中,真正称得上一身是宝者,非猪莫属——肉与下水,就甭说了。即便是毛与粪,无一不可奉献于人类。


很难想象,假如猪没有驯化成功,普罗大众的生活将会变成怎样?难怪,人们在给家畜计量时,总是说猫几只,狗几条,牛几头,马几匹,唯有猪,与人一样,也称之为“口”。


养猪吃肉,天经地义。但很多时候,养猪不光为了吃肉。早年,家中养过5口两头乌,其中两口是用来换钱的。那时,老家尚不通公路,父亲和大哥起个大早,把毛猪绑在特制的木槽上,翻山越岭,要抬到20公里外的东阳县徐宅收购点投售。有一年,因为补栏迟,毛猪离家时还有61公斤。途中,猪尿点点滴滴一路撒去。到了收购点,它又不“争气”,竟然在磅秤上拉了一坨屎,直接突破体重不得少于60公斤的底限。



时值年关,事事急着花钱,总不能将受惊的毛猪花力气抬回家里。怎么办呢?无奈之下,父亲只得捧起那坨温热的猪屎,苦苦哀求。管事的头恰好上班,见此情景,犹豫再三,终于签字同意,但必须扣回那垞屎钱。


养猪卖钱的日子,大约持续了20年,尴尬之事也就只此一回。但就是这一善良的“变通”,让父亲高攀了一位“干部”朋友。


做人不能忘本。既然先父一直将他视作恩人,我们幼小的心灵又怎能忘记那一口口毛猪呢?因为我们的学费几乎年年都是靠卖猪解决的。


我相信,每一个有过乡村生活背景的人,对猪都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感恩。但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将猪视作愚笨之物——笨猪、猪头、猪脑……都是坊间不雅的口头禅。


不可否认,猪是不太灵光,即便在动物中间,它的智慧也是中等偏下的。但这是猪的天性,与生俱来。只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不灵活便显得笨拙,对人的要求不那么高,也不需要专心照料,而且随时可以挺身而出为人类牺牲,这是作为友善伙伴多么需要具备的素质啊。当今社会,不是有越来越多的情侣都喜欢把对方称为“猪”吗?说白了,就是希望对方能像猪一样为自己奉献一切!


猪的无私,反衬着人类的私心。时至今日,猪依然是菜篮子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我觉得,中国人喜欢猪,更多的是因为它的可爱、喜庆和吉祥。



猪脸是笑着的,像个乐天派弥勒佛,是善良之辈。猪的口舌呢,叫口条;而猪蹄子,则称之为猪手,竟把猪人格化了。


“洒脱富裕,无尽的福气;温柔逍遥,恬静的一生。”如此赞誉并非赐予福厚长者,而是那口哼哼的肥猪。“肥猪拱门”是春节饰物,多贴于屋门的窗玻璃上,左右对称,以示招财进宝。常见的陶猪扑满是个储蓄罐,臀部开有窄窄的缝,可以不断地投入硬币(喂养),攒满(肥大)了,就可打碎(宰了),再买“猪苗”喂养。而在民间美术创作中,猪与柿子常常连在一起,期盼新的一年“诸(猪)事(柿)如意”……


说到汉字谐音,还有一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故事。自唐代科举开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有出任将相的,便请同科的书法家以红笔题名雁塔,谓之“朱笔题名”。因“猪”与“朱”、“蹄”与“题”谐音,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便赠他红烧猪蹄,预祝“朱笔题名”。



猪肉还是有益养生的补品。古医书《千金要方》说“猪肉宜肾,补肾气虚褐”,《本草备要》说“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津液、丰肌体、泽皮肤”。汉代名医张仲景把猪皮、白蜜、米粉等共同煎煮后给病人服用,以达到退虚热、健脾胃、除烦清热的目的。这个方子叫“猪皮汤”,是《伤寒论》的重要方剂之一。


“中国人惰性重,就因为吃猪肉的影响。外国人蛮性重,就因为吃牛肉的影响啊。”林语堂这话说得既没有科学依据,也不具振奋国人的任何力量,是有悖于“幽默大师”称号的。我觉得,猪虽然排在十二生肖的末位,但风水轮流转,“猪妹”拥有的粉丝一定不会比“牛哥”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