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是一代儒学大师,为何背后却纳2个尼姑为妾?

 摄影姥 2019-01-20

众所周知,朱熹是南宋的一代儒家大师,也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许多思想一直影响至今,不过他所宣扬的“三从四德”等理学也被后人所诟病,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然而这样一位曾任皇帝老师,受人推崇的大儒却被扣上了“纳儿媳为妾”、“伪君子”、“假道学”的标签,并在一片骂声中晚节不保,含恨而终,那么朱熹真的做过这么不齿的事情吗?这是政敌的诬陷还是另有原因?


朱熹,字元晦,宋朝理学家,闽学派是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在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官拜焕章阁侍制并侍讲,为宋宁宗讲学。
朱熹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所谓的“天理”就是人的基本需求欲望,而“人欲”则是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道等等,也就是说一个人只需要满足基本的需求欲望,而应该摒弃私欲、淫欲、贪欲,说得好听点就是要做个圣人君子,朱熹的这些理论都是说给别人听的,他自己却违反伦理常纲,以至于斯文扫地。

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爆发了有名的“庆元党案”,不幸的是朱熹成了“庆元党案”这场暴风雨的中心。

据《宋史》卷三十七记载: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向宋宁宗弹劾朱熹十宗罪,其中罗列有“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私故人财”等等,其中还包括“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与之偕行”和“家妇不夫而孕”两条罪状,而无论哪一条罪状,都足以使朱熹的一世英名扫地。

沈继祖并在奏折中总结说,朱熹道德沦丧,应枭首示众,并绝朱学。

原来沈继祖的的弹劾奏章写到朱熹为老不尊,贪色好淫,引诱两个尼姑做宠妾,出去做官时还带在身边招摇过市,甚至还被怀疑“翁婆扒灰”,让自己的儿媳妇在丈夫死后还怀上孕,并成为自己的小妾,这种事在注重德行的古代社会是为人所不齿的,最致命的是朱熹还上书承认这些罪名,更让世人肯定朱熹败坏了道德纲纪,不管朱熹是为保性命而不得不妥协认罪,还是真有其事,朱熹认罪的事实都成为了晚节不保并被后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那么朱熹为啥把自己搞得如此的灰头土脸呢?

除了朱熹一向自命清高,生平高傲,看不起皇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斗争,由于朱熹担任过宋宁宗的老师,地位很高,因此就喜欢倚老卖老,经常在讲学的时候上书皇帝要“克己自新,遵守纲常”甚至连续六次上本弹劾台州知府唐仲友贪赃枉法,因此得罪了皇帝和许多权贵,由于当时的朝政被外戚韩托胄掌管,为了打击丞相赵汝愚的权势,以独揽朝纲,所以当时设立了一个“伪学”之说,目的就是要扳倒丞相赵汝愚及朱熹一派,外戚一派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宋宁宗想到自己对朱熹的不满,就干脆利落地批准了监察御史沈继祖的奏折,很快赵汝愚遭贬永州,朱熹被弹劾,宋宁宗还当朝宣布道学为“伪学”,禁止传播道学,打击所谓的“伪学逆党”,赵汝愚和朱熹的众多门生故吏也大难临头各自飞了。

很显然,朱熹成了被打击对象的领袖。


在庆元党案的朋党斗争中,反道学人士为了将“道学”人士全部逐出朝堂,不得不首先将“道学宗师”朱熹斗倒批臭,如果能撕开“道学先生”一贯的虚伪面具,从私德上首先戳穿其“假道学”的一面,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及从政治声望上沉重打击朱熹的立身之本。

朱熹纳尼姑为妾,儿媳妇寡居生子这样的罪名就是在这一情况下被罗织出来的,再加上朱熹获罪之后自己上本承认错误,认罪悔改,更加坐实了这一罪名,因此许多人认为朱熹道貌岸然,其私生活是如此的不检点,落差如此之大就成为千古之后争论不休的话题。


朱熹就这样声名扫地,背上一世骂名,没过几年就愤然去世了。

朱熹的思想非常符合帝王统治国家的需要,可以说是为统治者量身定制,统治者们也没有忘记他,在朱熹死后的第九年,朝廷为朱熹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追赠官衔,声明其学说非“伪学”,其门生非“逆党”,到宋理宗时又颁诏追赠为太师,信国公,把朱熹列入孔庙从礼,并把他的著作《四书集注》列入学官法宝之教科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