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年了!粮食还是价格低迷农资依旧飞涨,农民这地怎么种?

 月光下的书屋13 2019-01-20

农资产品涨价、降价保持原状或者下跌,这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而农资产品的涨价,直接增加了种植户的成本投入。那么,这种情况合理吗?粮价确实很难涨,而且还会被下调,专家有百般理由说粮价不能涨,什么市场调节了,供大于需了,进口量大,但是却没有人告诉农民,为什么农资会涨价飞快。

又一年了!粮食还是价格低迷农资依旧飞涨,农民这地怎么种?

对于这个问题,看到就有点心酸,特别是为广大的以种地为生的农民言,含辛茹苦的种一年的庄稼,最后的收益几乎是替农资生产企业赚了钱,可以说各个企业都是赚得盆满钵满。农业种植应该是农业生产大产业链中效益最低、成本最大、风险最高的一环,农业生产中最大的利润在于农资产品的研发、销售,粮食的运输、加工、仓储和销售。而种植是其中最吃力不讨好的。为什么?种植需要购买农资产品,粮食收获后需要经过粮食收购商的转手或者收购,在经过运输、仓储、深加工等环节进入市场。也就是说农业种植是两遍受气还得两边讨好,也是这个产业链中最辛苦、抗风险能力最差、效益最低的环节。

又一年了!粮食还是价格低迷农资依旧飞涨,农民这地怎么种?


面对化肥农药价格飞涨,粮价的低迷农民应该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或者怎样合理的运用好农村的土地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率,改变传统守旧的粮食种植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