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大利亚ABC电视台9月29日报道,众所周知,袋鼠一直以来都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性象征,到澳大利亚旅游的游客在路上就能看到可爱的袋鼠们,但与此同时,袋鼠的大量繁殖也引起了当地农民的抱怨,他们说袋鼠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
据美国一个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到2008年间,袋鼠的数量已经疯长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大概有5000万只,而整个澳大利亚的人口只有2400多万 (2016年)。由于袋鼠天敌野狗正在逐渐减少,人们已经无法遏制袋鼠的增长,这些袋鼠的生活严重影响到了农民的生活,它们吃掉了大量的草地,严重影响到了灌木的多样性和覆盖率。
这些消失的草场继而影响到了本地生物物种的生活,它们的栖息地逐渐消失,其中包括一些甲虫、爬行动物、鸟类等。来自悉尼大学的野生动物专家Catherine Herbert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关注袋鼠和农民放养动物的比例。
农民们急切的想看到猎杀袋鼠的政策能够放宽,不过袋鼠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一压力,每年袋鼠肉的出口都能够增加10%,数量约为4000吨,但很多国家目前还没有批准食用袋鼠肉。
国宝多了还是宝么 袋鼠泛滥澳洲向全世界吃货发出邀请
澳洲政府向全世界吃货发出邀请!急需帮手,好吃管够……继丹麦生蚝泛滥后,澳大利亚的袋鼠也泛滥成灾。有这样的说法,澳大利亚的袋鼠多到开车都能撞上。
国宝多了还是宝么?
官方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袋鼠数量即将达到 5000 万只,是澳大利亚人口总数的两倍多。
新南威尔士内陆布罗肯希尔附近的农民加里 · 汉尼根说,该地区的袋鼠数量正在激增。" 它们吃掉了所有的草类植物,草类甚至被连根拔起,连围栏沿线都受到侵蚀。"
" 东部灰袋鼠非常可爱,也是生态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量的袋鼠正在毁灭生态系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环境生态学专家大卫 · 林登迈尔教授说,在塔斯马尼亚虎灭绝之后,澳洲野狗也濒临灭绝,袋鼠几乎处于无天敌的状态。
同时,袋鼠对道路交通安全也构成了威胁。数据显示,袋鼠是对澳大利亚的司机威胁最大的动物,在 2004 年与动物有关的车祸当中,有 70% 都是由袋鼠引起的。
在堪培拉周边的草原和原始森林里,袋鼠密度是全国最高的,每平方公里有 450-500 只灰袋鼠。
随处可见袋鼠们在原野上肆意狂奔,因为长时间的 " 溺爱 ",它们完全不害怕澳洲人民。
澳洲人民表示自己活得太没有尊严了,国宝虽然是宝,但太多了也会心累。
科学家警告说,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防袋鼠泛滥。为此,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下达捕杀令。
吃货快来吧,好吃还管够!
一些澳大利亚民众和生态学家呼吁,为了逆转这一局面,澳大利亚本国人应考虑多吃袋鼠肉。
其实,吃袋鼠肉在澳大利亚历史悠久。澳大利亚土著在过去就经常食用袋鼠肉,他们尤其喜欢美味的烤袋鼠尾巴。
历史学家芭芭拉 · 珊蒂诗在她的书《大胆的口味》里写道:作为澳大利亚的美食遗产,袋鼠食谱经常出现在烹饪书里,将袋鼠肉与咸猪肉一起炖的袋鼠汤,曾备受推崇。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移居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袋鼠肉等所谓的 " 丛林食物 " 才渐渐失宠。
悉尼科技大学的反清理组织 "THINKK" 的成员路易斯 · 博罗尼亚克表示,在 2016 年有大约 160 万只袋鼠被杀。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坚持认为,这个捕杀数量是合适的," 从长远来说是可持续的 "。
为了保护国家草地,避免过度放牧,堪培拉在年度评估中允许每年清理大约 2000 只袋鼠。
袋鼠肉也会作为食品出售,不过有 95% 都会出口至海外。非常喜欢食袋鼠肉排的林登迈尔教授说," 它很嫩,香味独特。只是我们本地人吃的还不够多,这很可惜。"
听到这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吃货大国的小伙伴们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准备迎接挑战。
2016 年 5 月 10 日,澳大利亚首批袋鼠肉样品来华供媒体 " 试吃 ",为袋鼠肉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打前哨。
澳大利亚水利与农业部部长助理安 · 麦克唐纳博士介绍,在澳大利亚很多华人餐馆里,都可以吃到袋鼠肉。澳大利亚还有一位著名的华人厨师,他有一道名菜就是用小袋鼠烹制的。因此,袋鼠肉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和烹饪方法。
此外,澳大利亚袋鼠肉产业协会主席雷 · 博尔达表示,一般来说,袋鼠肉和牛肉价钱相当,或者比牛肉贵一点,是一种比较高端的食物,未来很可能在中国的高档餐厅出现。
此刻,仿佛听到了许多吃货爽朗的笑声——
" 我愿为保持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 这大概是国宝圈子里混得最差的了吧。"
" 你们竟然吃鼠鼠,它那么可爱。" ( 捂脸 )
" 是想把它吃成怎么个级别?珍惜?濒危?博物馆还是书上?"
出拳、锁喉,它们可是搏斗高手
扩大出口,引进吃货, 虽然是个不错的办法,但面对袋鼠,恐怕还需提高警惕,因为它们可个个都堪称搏斗高手。
2016 年,一条视频走红网络。澳大利亚一名男子在乡下打猎时,爱犬被一只袋鼠锁喉 " 绑架 "。危急时刻,男子勇气爆棚,冲上去和袋鼠对峙还给了它一拳!
袋鼠瞬间呆住了,一脸懵圈,久久没有反应过来,而这位小哥则快速转身离开案发现场。说实话,敢跟袋鼠对峙打架而且还赢了,真是 Lucky boy!
要知道,袋鼠是非常危险的动物。成年袋鼠是非常好斗的!和人类软绵绵的出拳不同,袋鼠的攻击是真正的大力出奇迹!
统计显示,那些试图和袋鼠握手言和的人类,10 个里有 5 个短时间会轻度瘫痪,倒地不起,4 个被踢成终身残疾,最后那个没事的,多半是个女的。
不过,在澳大利亚,虽然袋鼠很多,但袋鼠伤人事件还是很少。也许是当地居民躲得比较快,又或许是袋鼠秉持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的准则。
问题来了,如果真的可以吃袋鼠肉,当真吃得下去?
众所周知,袋鼠是澳大利亚最具标志性的动物之一。
可是谁能想到,这种萌萌的动物,竟然成了毁灭澳大利亚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它们蚕食着澳大利亚的绿地,对其他种类的野生动物构成威胁,还经常造成交通事故。
忍无可忍的澳大利亚人决定捕杀袋鼠。2015 年,有 150 多万只袋鼠遭到捕杀;2016 年,也有差不多数量的袋鼠被猎杀。
英国《独立报》称,这些数字只是官方统计,实际情况更多,许多猎杀袋鼠的行为都是在非法情况下进行的。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现在,澳大利亚政府也忍不了了,计划 2017 年捕杀超过 100 万只袋鼠,以维持生态平衡。
据 BBC 报道,这些死去的袋鼠并不会被浪费。尸体会被制作成狗粮,一些肉也会作为食品出售,不过其中的 95% 都会出口海外,因为澳洲人对吃袋鼠肉这件事儿还是有些障碍。
一项 2008 年的政府调查显示,近两成的澳大利亚人表示他们绝对不会尝试袋鼠肉。仅有 14.5% 的澳大利亚人曾一年吃四次以上的袋鼠肉。相比之下,有 80% 的澳大利亚家庭每个月至少吃一次牛肉。
澳大利亚人不吃袋鼠肉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家象征,对着国家吉祥物还真下不了嘴;另一方面,袋鼠肉太过浓烈的口感令人难以下咽;此外,还有动物保护组织的激烈抗议,这些都让袋鼠肉在澳洲的市场前景十分惨淡。
为此专家们可愁死了,不仅要忙着宣传袋鼠肉的肉质有多鲜嫩,还表示吃袋鼠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环境生态学专家大卫 · 林登迈尔教授表示,原本捕食袋鼠的塔斯马尼亚虎和澳洲野犬现在基本已经消失殆尽,除了汽车,袋鼠基本没有天敌。再加上澳大利亚有着丰美的水草,袋鼠数量庞大,正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面对动物保护者的担心,林登迈尔教授认为这是观念有所偏差。他表示,明明有其他那么多动物在饿死,动物保护者却只关心某些特定的动物。在这样的关头,澳洲人毫不犹豫地转向中国 " 吃货 "。
早在 2011 年,《纽约时报》就报道了踌躇满志的澳洲商人为将袋鼠肉出口到中国而摩拳擦掌。
2014 年 7 月,中国商务部网站援引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称,有澳洲肉类加工商正在积极筹备,相信澳大利亚袋鼠肉有望很快走上中国人的餐桌。2016 年,澳方还将首批袋鼠肉样品送给中国媒体 " 试吃 ",为袋鼠肉进入中国市场打前哨。
澳大利亚人相信,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潜力无穷。
点击下方视频,看看澳大利亚的袋鼠肉将怎样走进中国~
澳大利亚广袤的土地是动物生存的天堂,澳大利亚政府也十分注重动物保护。不过,有时,他们似乎为保护动物而忽略其他动物甚至是人类的权益。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去年 12 月,一名男子为救自己的宠物狗,揍了一只袋鼠。
当时,这名男子的宠物狗被袋鼠 " 劫持 " 并惨遭 " 锁喉 "。
主人赶紧跑上前去,与一人高的袋鼠对峙了一番。
接着狠狠往袋鼠脸上揍了一拳,直接把袋鼠打懵了。
后来,这段 " 男子打懵袋鼠 " 的视频流传到网上,赢得超过 300 万次的点击量,却招来麻烦。国际人道协会认为,这名男子的行为是在虐待动物。得知这名男子从事大象管理员的工作后,该协会要求动物园将这名男子开除。不过,这家动物园表示拒绝。
此前,澳大利亚的动物保护广告还曾令华人躺枪。据《悉尼先锋晨报》报道,2014 年,澳大利亚的动物保护组织张贴宣传海报,呼吁人们关注生存状况堪忧的鸭子。
这些海报还被翻译成中文,刊登在唐人街,似乎意在挑战华人食用鸭子的饮食习惯。
有人指出,这简直是歧视,不然为什么不在其他社区张贴这些海报,毕竟,并不是只有中餐里才有鸭子。
去年,一则“澳洲向全世界吃货发出邀请!袋鼠成灾,好吃管够”的新闻刷新了大家对澳大利亚“国宝”的认知,开启了吃货们大吃袋鼠肉的大门。

而最近,新西兰也出现了袋鼠泛滥成灾的问题,当地生态现在迫切需要猎手,也许袋鼠肉走进寻常kiwi家已经指日可待了……

据当地媒体报道,日前新西兰South Canterbury地区的小袋鼠(Wallaby)已经泛滥成灾,严重威胁当地生态平衡。
小袋鼠是在1870年开始引进的新西兰,但在1945年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发现,没有天敌的小袋鼠在新西兰生长过快,开始毁坏庄家,影响畜群。
从1947年开始,当时的内政部就专门成立了捕猎小组,展开了一场持续10年的灭袋鼠行动,然而,10年杀了10万只,却并没有使袋鼠数量下降。

坎特伯雷当地居民猎捕小袋鼠
1959年开始,捕猎袋鼠协会成立,其South Canterbury的分支开始进行有偿袋鼠猎捕的活动,成效显著,到1980年代,袋鼠数量就下降到稳定状态了。
然而,从1989年开始,政府喊停了有偿捕猎的活动,农场主们开始自发捕猎袋鼠。

直到近年,一些农场主们开始发现袋鼠泛滥势头又起了。
农场主Peter Moynihan表示,过去一半一年杀100只就行,现在一年打200-300只袋鼠还是满地跑。
农场主协会South Canterbury分会会长Mark Adams则称,自己从小在Fairlie长大,过去从来没在山头上看到过什么袋鼠,但现在一个人就要打下20-30只。
“现在都是我们自己在对付袋鼠,10多年前根本没这茬。”
“我觉得袋鼠们的地盘肯定是扩张了。丘陵是它们最喜欢的地形,在那里它们自然繁衍生息。”

Adams不知道为什么袋鼠们近几年如此泛滥,但是他听说有人在故意放袋鼠到非袋鼠繁衍区,为的是打猎更刺激。
“我听说这传闻的时候怒不可遏,这也太不负责任了。”
“希望喜欢打猎的人考虑一下引进这些害兽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袋鼠不仅会和畜群争抢草地,它们对新西兰当地植被也有巨大破坏。
“丘陵地形一般易守难攻,一旦一个山头被袋鼠占领,它们就以此为据点,然后朝周围的草地扩散。”

“你能发现羊群都不会去袋鼠走过的地方吃草的,而且袋鼠走过的地方总是很脏,土都给你翻起来。”
Manugti的农场主Darryl Fowler有相同的感觉。
“我在这里务农10年,以前只是最多在山头看见一点,现在它们都占到山脚下来了。”
之前他找了几个亲朋好友专门去打袋鼠:
“3个晚上我们打了将近50只。这让我挺吃惊,真的没想到已经泛滥到这个地步。”

积极参与捕猎的当地人
坎特伯雷环境局执事Judith Earl-Goulet表示,该区域的袋鼠泛滥确有其事,现在他们正在鼓励人们对自己看到袋鼠情况进行报告。
Earl-Goulet称,他们正在和奥塔格区域议会进行合作,未来可能会专门成立项目小组,专门和人分享袋鼠信息、猎捕技术,并提供员工训练。

小袋鼠在新西兰泛滥问题最严重的区域
在新西兰,你可以合法对以下两种小袋鼠进行猎捕:Dama Wallaby和Bennett wallaby。如果猎捕地处于私人领地上,你需要征求业主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