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麒麟雅舍 2019-01-20

紫藤花闲闲地开,

它不急,

它懂这个城市的身世。

……



门口就是川流不息的大马路,两旁是高耸的现代化大楼,一栋90多岁的日式木质老房子——

紫藤庐就这样静静地开在这里,这和想象当中隐世的茶人圣地不太一样。

即使是专程而来的人,一不小心,也会错过。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茶饕们总是乐此不疲爱往这儿钻。

喝茶?该是风雅讲究的事儿吧。

可这位茶界的大家却说,“最初对茶的了解,就是玩疯了玩累了拿起爷爷在桌上的茶壶猛灌。”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而摆在他面前的,却只有一把梨形紫砂壶,两只形状不一样的小白瓷杯,没有公杯,粗粝的泡法和当时的喝茶方式一样。

最简单,也最畅快。




在外人看来,他是茶家、是作家李敖口中“天才洋溢的周渝”、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但在紫藤庐,周渝只是一个茶馆主人,静静地泡着茶看着人来来往往。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没有显著的标识,雕花铁门半开着,露出一丛绿竹,一架紫藤。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这间周父留下的紫藤庐一开始可不是茶馆,原本就是周渝自己的家。

1981年以前,这里曾是日本人兴建的总督府官舍;也是周渝发起艺文活动的场所;曾经门彻夜不关,音乐舞蹈在这里兴荣,风流人物在这里聚集激昂慷慨。

紫藤庐生于台北,与台北知识分子一道经历追求民主化的艰辛,伴随着这座城市成长。

1981年,这里还是紫藤庐,是茶馆。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爱茶如周渝,他坐在自家的客厅,望着庭院喝茶,感受这周遭的气韵一点点地设计、整理出最舒适的空间环境,一点点地开放出来。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穿过窄小的前庭,踏上石板道,石桌上的茶壶还残留着氤氲的热气,如今的紫藤庐一切都还是旧时光的模样。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阳光洒进池塘,

映着光线仿佛透明的锦鲤滑入水池庭院,

充满灵气。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三棵老紫藤缠绕交错着,一直蔓延到屋顶,满眼望去都是一片生意盎然。

紫藤花开的季节,院子的藤架上是一条条的紫色瀑布,小石板路、池子里都是飘落的紫色花瓣。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从热闹的马路上进来,和安静的花草树木打一照面,眼睛一亮,心也随之一静。

推开油漆落尽的木门,走进茶馆。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木质的桌椅泛着老旧的光泽,踩在地板上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茶馆的姑娘素裙布衣,微笑着自然应答着。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铁壶煮着水,茶烟缓缓升起,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氤氲成落地木格窗上深深浅浅的绿。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室内,更添了一番暖意。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一张长桌旁,

放着复古木椅。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还有日式的榻榻米,

有可席地的蒲草垫。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周渝时常爱淘一些民间的普通坛子,甚至喂鸡、喂猪的瓦罐来插花,在他眼里插花本就应该是很轻松自然地事儿。

于是你会看到桌角窗边的花,不刻意也不张扬,就像自然一样流进屋内。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喝茶让无感更加灵敏,茶人与每个存在的物发生对话着,置放一个老瓮、一些枯枝、一盆花、一张桌子、一块石头、一幅画……然后欣赏光影的变化,气息的流动。

茶一壶一壶地泡,古琴、二胡、琵琶……周渝顺着音乐一杯一杯地喝,他挑的音乐,都能扣人心弦。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茶馆内的一角,

是一间透光的展室。

一片片半剖的竹子撑起透明的屋顶,

光线一格一格落在室内。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几十年来,无数的艺术家学者出入紫藤庐,在这里接受美学熏陶。

年轻时候的李安把这儿当成《饮食男女》的片场;龙应台为之奔走而保留下的“独此一家”;而陈文茜也说:“紫藤庐永远不属于胜利者,永远不属于喧嚣之地。”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紫藤庐是一个茶馆,但不仅是喝茶的地方,就连一本书、一个茶杯、一包茶叶甚至一个角落都在讲述着各自的故事。




在这里时光慢极了,慢得好像只有水壶里的水在慢慢流淌。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煮上一壶茶,

静静地翻阅一本书。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饿的时候,

有虽说不上精致,

但简单可口的饭菜填饱肚子。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表达生命中的某一段记忆,找到某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喝了极品普洱——耐泡、温润,整个世界飘动着幽香。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年复一年,紫藤花闲闲地开着,它一点儿也不急,它太熟悉这个城市的身世。

日复一日,紫藤庐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周渝也依旧不急不慢,滚沸的开水注入在天目黑碗,大叶青普散发出淡淡的茶香,然后畅快饮入。

他清楚每一种茶的习性,也清楚灵魂深处自在的和谐。

把自己家一点一点改茶馆,成了茶人的圣地,李安还在他家拍了电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这一处繁华中的宁静,

收容内心,安放最真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