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李镇西老师的学生,我会喜欢李老师吗?假如喜欢上了,喜欢的原因又会是什么呢?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不会是我喜欢的理由,论文获市奖、省奖不会是我喜欢的理由,写书出书不会是我喜欢的理由,我们作文好语文成绩好也不会是我喜欢的真正原因…… 我会喜欢李老师什么呢?喜欢他的语文课上的亲切平等、让我们想说话有话说;喜欢他周末带我们一起旅游一起爬山一起植树;喜欢他写给我们的信,信里分享他天南地北的见闻;喜欢他倾听我们的烦恼,我们的心里话…… 像李老师一样课上得好的很多很多,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是我也会这么上;爱教育、爱学生的的老师全国比比皆是,我也爱教育爱学生。不能李老师相提并论,我和李老师差距有N级。这几天我在想:“同为老师,我和他的差距差在哪里,李老师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过份了!”——突然间我有了答案。李老师“过份”了,李老师课后为学生做了许许多多我曾经做过我却没有坚持做的超过本份的事。他做的许许多多,没有一件是老师必须做的,没有一件是法律规定要做的,没有一件是别人逼他做的,他做了,他做的恰恰却是中学生迫切需要的,又难以得到的。他做了,而且上升到理论,用理论指导,系统地一直不停地做。李老师“过份”了! 做好本份的事不难,备好课上好课有什么难?改作业讲卷子有什么难?可是,几十年童心未泯和学生一起玩、一起嗨,我们有几人欤?几十、几百、上千封给学生写信,我们有几人欤?把学生当人,走进学生心灵,和学生平等真诚相处,几十年以一贯之,我们又有几人欤?要想更好,就得“过份”!好一个“过份”的李镇西。 我生命中也遇到“过份”的人。一个是我高中老师方学民,我永远记得他给我们住校生每两人配备一盏煤油灯,晚自习熄灯后用,还每周一次,骑着自行车用塑料壶从五里牌给我们打(买)煤油;我永远记得一个雨天,晚饭过后,他爬上我们男生宿舍屋顶给我们翻漏(去掉碎瓦,代之好瓦)。一个是我的爱人,第一次住她家,她给我打洗脸水,还把牙膏挤到牙刷上递到我手上,那一刻我毫不犹豫,私定终生。他们两个都是“过份”的人,我永远记着他们的好。 我很喜欢李老师在中央电视台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视野被拓展,情感被熏陶,思想被点燃,还愁学生高考不好吗?” 今天我们历史组学习交流的题目就叫《要想更好,就得“过份”》,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孙振发,祁门县第一中学历史教师。 |
|
来自: 昵称vB0FcTek > 《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