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起——一生不败却身死名灭的悲剧英雄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9-01-21

 白起,陕西眉县人战国后期名将,知兵善战,每攻必克。司马迁赞曰:“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的军事才能和战争经历至今仍被世人称道,有人称他是史上百战百胜第一人,这一点值得商榷;但史上肆意坑杀大批战俘第一人却是当之无愧的。

当时,白起几乎参加了昭王时期争夺中原开疆拓土的所有战争,先后伐魏、击赵、攻楚,尤其是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刚刚被提拔为主将的白起率领秦军大胆偷袭,将韩魏联军压迫到伊阙山狭窄处聚歼,斩杀24万人,使韩魏两国一蹶不振,秦国势力趁势进入中原,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经历战争增多,白起一路因军功被授武安君,成为秦国首屈一指的统兵大将。同时,他对待敌军的手段也日渐残忍,屡次杀降。如秦昭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白起击败赵国大将贾偃并追击至黄河边,将2万降卒陈于黄河。当然,真正让白起扬恶名于天下的,还是长平之战后那次对赵国40万降卒的大屠杀。平心而论,此举虽然残忍,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降卒人数庞大,后勤不堪重负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军攻击韩国上党,上党军民15人集体投降赵国。随后,赵国大将廉颇率30万赵军南下长平与秦军对峙,至当年九月秦军胜利之时,大战已历时半年。在此期间,秦昭王征发国内15岁以上男子悉数来到长平,用来阻绝赵国援军和粮草,数十万青壮年猬集于机,每天耗费粮秣数以万计,即便秦国富甲天下,也感到十分吃力。随着赵军投降,需要供养的人口将近百万,后勤保障已经难以承受。

 

 降卒饥饿日久,无粮必定生乱

赵军主将赵括之所以最后下令赵军死战突围,就是因为军营中粮草消耗殆尽,士卒饥饿难耐。最终,赵括被秦军射杀,40万赵军投降的时候,他们已经绝粮46天,全靠杀战马、煮皮带等极端手段和忍饥挨饿才存活下来。吃饭,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唯一需求,也是最看重的需求,如果不能喂饱他们,那这40万赵军随时可能变成40万头噬人的猛兽。实际上在投降之前,就已经有人暗中杀食自己的战友了。

 

 秦赵相持日久,不能放虎归山

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军力大增,赵军也成为战国七雄中仅次于秦军锐士的劲旅,是六国中唯一以同等兵力战胜过秦国大军(阏与之战)的精锐之师。如果放任这40万赵军逃归,那秦赵决战无疑至少要再打一次,而且胜负难料。养不起,留不得,又放不得,最终随着白起一声命令:“赵卒反复无常,一定要把他们杀光,以绝后患”。40万降卒被诱入长平附近一个叫“杀谷”的深谷中,秦军伏兵尽出,箭射火烧,土石俱下,将这些手无寸铁的降卒全部活埋,仅留下240名少年回国报信。

坑杀赵国降卒虽然扫除了秦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据说,白起下令杀降前,曾经派人回咸阳向秦王和相国范雎问计,但他们二人不是闭门不见就是闭口不语。领导一言不发,就是最大的意思,最终白起领会了这个意识,执行了这个意思。但此举毕竟有伤天和,惹起了天下非议,在白起心中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阴影。

 

 长平坑卒的暴行后,白起屡次称病拒绝率军出征,秦军围攻邯郸不克,又被窃符救赵的信陵君率领大军围攻,节节败退。亲王痛恨白起屡次抗命,派人将其遣出咸阳,后来又派使者赐剑,令白起自裁。白起引颈就戮前说:“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