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内科医生提醒

 春天书屋 2019-01-21

        关于保健品是否能够治病这件事,我给大家先讲一个故事。我的一个老病人,被诊断冠心病很多年了,中间也做过支架,一直在吃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他汀,病情控制的一直比较稳定。后来他因为参加了某一个保健品的活动,自行停用了所有的药物,改吃某种据说具有预防血栓作用的保健品。结果发生了心肌梗死,导致死亡。这件事实在是令人唏嘘。

其实,保健品在欧美国家一直被称之为“膳食补充剂”,说白了它是一种食品,不能算作药品,治疗疾病的作用更是无从谈起。这也是为什么保健品没有被批准为药品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们的治疗作用不明确,所以不具备治疗作用,更是没有药品批号。

所以,张大夫在此再次提醒大家,对于那些保健品一定要慎重选择,已经确切诊断疾病的患者更是不能把治疗疾病的作用寄希望于保健品。

------------------------------------------------------------------

重症医学科医师 优质健康领域

保健品是保健品,药品是药品,有病要吃药,不能靠保健品。

保健品说白了,顶多是个食品,根本不算是药品,又如何治病呢?虽然它的名字取得好,叫什么保健品,保健保健,保护健康,说不定是大保健呢。

保健品不光没有药物疗效,而且还卖的老贵,尤其是爱钻老人家空子,骗取老人家财务。还能骗取一些自以为活的很精致的愣头青,天天吃的保健品,永葆青春,这些都是骗人的,都是段子手。而且还是黑色的段子手。

举个栗子。冠心病病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降脂药等,如果有糖尿病,还要服用降糖药,如果有高血压,还要降压治疗。只要把血压、血糖、血脂都稳定下来,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很多老人家一开始按照医生的嘱咐好好服用上述药物的,但可能是机缘巧合的一次机会听了保健品的课程,然后听说保健品能疏通血管、抗血栓对抗冠心病等等,就停了所有医生开的药,开始吃上了保健品,然后就心肌梗死,死亡了,这样的悲剧不是少见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保健品不但是不能治病,还害人,因为他会让很多不明真相的老人家误以为真,丢失了原来需要的治疗,耽误了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当然,不是所有保健品都这么不负责任。

有些保健品只是价格昂贵,但不害人(老人家不会因为吃这个保健品而放弃其他治疗,所以不会导致病情加重),比如维生素C,药品的维生素C非常便宜,而保健品的维生素C贵的要命。即便这么贵,即便两者并无明显的药物疗效区别(说疗效,当然是药物维生素C的好,但是口感不好,酸,所以大家不喜欢吃),但还是很多人愿意买单。

大家记住一点,保健品永远是保健品,不可能代替药品。小三始终是小三。即便翻身做主了,也终将会过得不好,甚至家破人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