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野上转 在清风里转 在飘着香的鲜花上转 在沉默里转 在孤独里转 转转转转 …… —万晓利《陀螺》 这是 织识 的 第 11 篇 文章 全文共 2261 字 会占用您大约 6 分钟的阅读时间 转转转,转不停的小纺锤 纺锤的使用历史非常久远,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一个农村女孩是否掌握各种纺织技巧,决定了她能否成为媒人们眼中的红人,因为一个精通各种纺织技巧的女孩,被看做是未来家庭温暖的保证。婚后她们会不停的忙碌,工作家务一肩挑,任何碎片时间,都能掏出纺锤捻线,就像现在的女孩们可以一边玩手机一边聊天一样普遍;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工业织物逐渐兴起,物质匮乏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那时起,手工织物也慢慢从熟悉的“日常”成为了遥远的“童话”。 纺锤的使用历史悠久 曾在世界各地风靡 很多民族的历史中都有使用纺锤的记载 1919年一位巴勒斯坦人在使用纺锤 之后的一段时间,很多国人对纺线的印象普遍比较陌生,只是留在内心深处一点关于历史的记忆罢了,虽然农村地区还保留着一些手工纺线技术,但再也不是农妇们信手拈来的日常了。于此同时,国外的手工纺织则被玩出了花样,各式各样的纺线工具,以及自己制作的美伦美焕的艺术纱线渐渐的流行了起来,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纺线圈。 精美的纺线工具已成为爱好者们的心头好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国人也受到了国外手织风潮的影响。植物染、织布、刺绣……重新进入了年轻女性们的视野,开始小范围流行起来;纺线,虽然还比较冷门,但伴随这样的趋势,那个随时随地用纺锤纺线的日子,可能要再度回归了;在公园、咖啡厅、午后阳光照耀下的露台,只要抄起一支纺锤、一团纤维、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啦!小纺锤转起来!想纺就纺,随时释放自己的生产力。
“可随时释放生产力”的便携纺线包 说了这么多,这个小小的纺锤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魔力呢? 纺锤的种类 可分为:支撑式纺锤和下降式纺锤(暂停式) 下降式纺锤的结构看似简单,可织造原理其实很科学。它巧妙地利用了物体自身的重量和旋转时产生的惯性延伸力,使乱麻似的纤维被牵伸加捻,撮合成纱线。
下降式纺锤工作原理 ![]() 纺轮的外径、厚度和重量,是决定纱线粗细的关键。纺轮的外径和重量越大,转动惯性的延伸力也比越大,纺成的纱线也较粗;反之,外径较小,重量较小,厚度较薄的纺轮,转动惯性的延伸力也较小,但转动的延续时间较长,因而纺成的线较细且比较均匀。
下降式纺锤是所有纺锤中最容易操作的,而且应用范围和能承受的线量都比支撑式更多,在站立操作的时候,可操作空间也是最大的。所以它能跨越千年流传至今,且依然长盛不衰不是没有道理的。 ![]() 下降式纺锤 支撑式纺锤是蕾丝爱好者的首选。金属杆的支撑式纺锤可以非常快速的旋转,可以更好的满足细线需要更多扭转的要求。但是缺点也是只能纺细线(悲剧),所以我用的比较少就不在这里展开谈了。 ![]() 支撑式纺锤 纺锤的材质 纺锤的制造材质也多种多样,有采用各种名贵木材和玉石加上能工巧匠精巧雕花的豪华纺锤,也有创新风格就地取材的平民纺锤,比如我妈妈制造过土豆纺锤,那是一次在厨房里,妈妈和我说起纺线原理,就随手拿起一个土豆和一根筷子,用力把筷子从土豆的身体里穿过(啊!土豆兄就这样被戳死了)底部露出3公分左右,妈妈说:“喏,这就是个纺锤啦’”,接着用这个土豆纺锤给我演示了纺线的原理,其实道理我当时没怎么记住,但这个有趣的土豆纺锤让我印象深刻,过了几天,我还想去探望了一下这位“土豆君”,而它已经像个风干的“木乃伊”似的邹巴巴的躺在厨房的角落里了。 ![]() 各种规格的纺锤 ![]() 古董纺锤上的精美雕花 ![]() 玉石纺锤 ![]() 混合材质的纺锤 网上也有人用废旧光盘和筷子制作的CD纺锤。但这些纺锤都只能用做体验和演示,不能真正成为生产工具。因为纺锤主轴的长度、粗细、重量与纺轮的尺寸、及其在主轴上的位置都非常有讲究,其互相之间的配比与平衡是纺锤能否稳定快速转动的关键,不好用的纺锤只会浇灭你练习的热情,让你怀疑自己的技术。就像小川三夫在《树之生命木之心》里所说的:“真正好的工具,它是诚实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当我手里的工具特别好用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干活,特别想工作,特别想做一件对得起这个工具的活。” ![]() 自制的【CD纺锤】 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尝试制造纺锤,材质没那么土豪,颜值也没那么高,但是我们十分希望能打造出一件能为织女们提供快速且稳定旋转的称手工具。 ![]() ![]() 织识 联合 知三工部开发的第一支纺锤 photo by Fee ![]() 在正荣公益基金会支持下开发的 织识纺锤体验包 V1.0 纺锤的使用 纺锤的使用原理简单,可操作并不容易,先用一只手转动纺锤,接着再用双手传送纤维,如此反复,对手眼协调性要求很强,不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很难掌握。而想要纺好线,动作只是第一步,你还要对纤维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一般棉花纤维会比较短,那么在转动纺锤的时候速度就不易过快,太快捻度大就成了麻花;而面对长纤维的羊毛,转动速度和送纤维的速度又是另外的搭配方法了。纺线的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每种纤维都有自己的“脾气”,只有顺着它的“脾气”,纤维才会在你手上乖乖的听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