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朋友们肯定背过数九歌,就算不会背也肯定听说过。所谓的数九歌其实就是节气或者天气的一种俗语,小编只记得有两句说的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其他的倒记不太清了。不过短短几个句子就能把冬季的各种天气全数一遍,这位作者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说实话肯定有些网友读完之后一脸懵,这也不奇怪,但凡是年轻一点的大都不怎么关心这些老黄历了。其实这句子里的九说的可不止是数字九,而是交九的九,从一九到十九一共十个九天也就是九十天、仨月,刚好数完一整个冬季。除了日子规划地非常合理之外,这位诗歌总结的天气变化也非常准确,整整三个月的节气变化几乎全在里边了。 ![]() 这么一说又不禁让小编想起来,小时候对家里的冬天就一个印象那就是冷,常常是寒风凛冽、天寒地冻,碰上比较冷的时候还会下很大很大的雪。而且中部地区不像北方有暖气,所以无论大人小孩都只能穿着厚厚的棉袄,里边是一层又一层。 ![]() 可即便穿成这样还是难当冷气侵袭,所以一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不乐意在家里待着、都喜欢出去晒晒太阳,这算是那时候生活的一种常态了。不过农村还是以庄稼为中心,所以小时候常常听到各种各样与之有关的俗语,比如“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大家知道这话是啥意思吗? ![]() 估计各位也应该猜出来个七八分了,这句话说的是五九时候立春的话,吃油就像喝水一样。乍一听还真有点膈应,谁家吃油能吃这么多、跟喝水一样那还得了。 其实这只是以前的农民对生活的一种期望,只是盼着庄稼能生长地好一点、来年大丰收就好,吃油像喝水只是夸张的说法罢了。大家都知道,往前数个几十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不算富裕,人们普遍都生活地紧紧巴巴,油这种东西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 唯一让人疑惑的是,为啥偏偏只有五九尾立春才比较好呢?根据前面咱们说的那样,五九其实就是冬至后的第四十五天,这时候最寒冷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大地也开始逐渐回暖,可见以前的农民是总结了多年的经验才归纳出来,只有这一天立春、丰收的概率才会比较大。 ![]() 其实这些俗语看似有些夸大,但事实证明说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直到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依旧有参考价值。不过现在人们对庄稼的重视已经远不如以前了,这些曾经口口相传的俗语也渐渐消失了。 |
|
来自: hdzgx > 《趣味-知识-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