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半梦书斋 2019-01-2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流传盛广的唐诗,我们很多人在小学时就已经背诵过了。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如今我们基本都知道这首诗中,飞将指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那这个龙城又指的是哪里呢?有些了解历史的人可能会说的,这个“龙城”指的晋阳也就是今天的太原。的确“龙城”指的就是晋阳,但事实上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却并不是今天的太原。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公元前497年,晋国赵简子在汾河晋水之畔筑晋阳城,成为了赵氏一族的大本营。到了秦汉时期,这里成为了边关重镇,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一个桥头堡,先后被置郡置府。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公元617年,李渊父子从晋阳起兵,建立了唐朝,晋阳得到了“龙城”的称号,并被置为“北都”、'北京',与长安、洛阳齐名。五代十国时的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都以晋阳为国都或陪都。公元979年,已经基本统一中国腹地的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当时还在负隅顽抗的割据政权北汉。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宋太宗集全国之力,很快就是攻到了当时北汉的都城晋阳。这个晋阳城它西依悬瓮山,东靠汾河水,地势十分险要。而且经过上千年的经营,晋阳城城堡修得十分坚固,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几个王朝,这里几度被一些割据的军阀政权作为首都,称帝自立。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赵光义来到晋阳城后,自持兵强马壮,御驾亲征,不断的对晋阳城发动大规模进攻。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北汉军民居然没有失去斗志,一触即溃,反而依靠坚城,和宋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民兵对官军大宋伤亡惨重,马步军都军头王廷义,殿前指挥使石汉卿阵亡,大将李汉琼、荆嗣、呼延赞、韩起重伤,以下普通士卒伤亡更是不计其数。虽然北汉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但由于宋已经统一了中原,平定南方,晋阳已然是一座孤城了。大势所趋,赵光义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五代十国期间最后一个分裂的小王朝被消灭了。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破城后,赵光义看到因为攻打这座坚城,自己的将士损失惨重,加上民间又有传说,说晋阳城有龙气,恐会再出天子,于是决定捣毁晋阳城。很快宋太宗下令焚毁晋阳城,根据史书记载“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

第二年四月,宋太宗又引来汾河水、晋祠水,灌入晋阳。古晋阳城经此火烧、水灌,变为一片废墟。树立千年,被誉为'九朝古都'的晋阳从此便不复存在了。而中国的北伐也因为晋阳的毁灭,而少了一座最能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坚城,从此山西的大门向北方的游牧民族打开了。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到了公元982年,宋太宗赵光义门户顿开还是不好,于是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镇的基础上,扩大范围,修筑城墙,兴建太原城,但扩建后的太原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位置上都不如千年古城晋阳,能起到的门户作用实在有限。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果然在太原城建立一百四十多年后,金军南下,在太原一举击溃了宋军主力,俯视中原大地。面对严峻的情况,赵光义的子孙后代,不但没有聚全国之力夺回太原,反而议和割地,将太原,河间,真定三镇割让给了金国,可是三镇军民宁死不屈拒绝割地圣旨。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太原守将王禀率领太原军民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与金军完颜宗翰主力军队血战近一年,城破之后又继续坚持巷战,后王禀背着祠庙里宋太宗的画像突围,因受伤严重后投河自尽。

宋太宗自毁长城,不但没有飞将,也失去了龙城,大宋败亡已然注定

城破之后完颜宗翰恼羞成怒,将饥饿中幸存的太原军民全部屠杀,一个不留。杀完人之后,完颜宗翰来到了古都晋阳巨大的废墟前,望着废墟他很庆幸,不自觉的吟起了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大宋不但没有飞将,连龙城也没有了,还能挡住金军的铁骑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