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鉴赏辞典》第一百零五首《终南望馀雪》(祖咏)

 古风泊客 2020-10-24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终南望馀雪


     【盛唐·祖咏·五言绝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拼音版:

zhōng nán yīn lǐng xiù ,jī xuě fú yún duān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lín biǎo míng jì sè ,chéng zhōng zēng mù hán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作品介绍]

《终南望馀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句句咏雪,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的整体印象。次句写终南山的余雪,由于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其上的皑皑积叶仿佛浮在空中。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这首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自然。

[注释]

⑴终南:终南山,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馀(yú)雪:指未融化之雪。馀,即余。

⑵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⑶林表: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⑷暮寒:傍晚的寒气。

  [译文]

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

  [作者介绍]

祖咏,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其诗多借状景绘物宣扬隐逸生活。明人辑有《祖咏集》。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馀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文学赏析

题意是望终南山之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山》诗里是这样写终南山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非常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名家评价

明·高棅《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凛凛有寒色。

明·徐用吾《唐诗分类绳尺》:结句有讽。

明·李攀龙《唐诗训解》:已霁犹寒,越见积雪。

明·钟惺《唐诗归》:说得缥缈森秀。

明·玉遮《唐诗选》:“浮”字极好,诗亦佳绝,但只赋得积雪,不赋得余雪。

清·王夫之《诗绎》:庸手必刻画残雪正面矣,作者三四只用托笔写意,体格高浑。

清·吴敬夫《唐诗归折衷》:可见诗不论何体,终期意尽而止。凡绝句意不尽者,皆未成之律诗也。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如此不拘,诗安得不高?意尽即不须续,更难在举场中作如此事。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此首须看其安放题面次第,如月吐层云,光明渐现,闭目犹觉宛然也。此诗处处针线细密,真绣鸳鸯手也。······此外真更不能添一语也。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写“残”字高浑。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苍秀之笔,与韦相近。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古今雪诗,惟羊孚一赞及陶渊明“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及祖咏“终南阴岭秀”一篇,右丞“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韦左司“门对寒流雪满山”句,最佳。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咏高山积雪,若从正面着笔,不过言山之高,雪之色,及空翠与皓素相映发耳。此诗从侧面着想,言遥望雪后南山,如开霁色,而长安万户,便觉生寒,则终南之高寒可想。用流水对句,弥见诗心灵活。且以霁色为喻,确是积雪,而非飞雪,取譬殊工。

佚名

赏析

今天和大家分享祖咏的《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是一首应试诗,也就是诗人在科举考试的考场里写的诗,相当于今天的高考作文啊。唐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诗赋取士嘛,可想而应试诗的数量应该是相当庞大。但是呢,能流传到今天的应试诗只有寥寥几首。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诗最难写好。他们写在哪儿呢?第一,它不是实情、实景,也没有真情实感。《毛诗序》不是说嘛,“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好诗是什么?好诗应该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啊。比方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是不是像春天的早晨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呀?多么自然,多么蓬勃呀!再比如说“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这就是眼前景,心中情啊!我们现在看,都觉得这场景仿佛历历在目,而且让人心有戚戚,这就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但是应试诗不一样啊,你眼前就是一张白纸,没有实景,题目又是人家早就出好的,也难有真情无情无景,当然难以学好,这是第一个难。第二个难,它还有严格的形式要求。什么形式呢?一般都是六韵的五言排律。所谓“六韵”,就是六个韵脚啊,其实也就是六联,十二句话,六十个字。无论出什么题目,你都必须用这十二句话,六十个字写完。可以想象,要是诗仙李白参加考试,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经落榜了,因为文体不合格啊。感情少而规矩多,这样的文章真是往死里作。无怪乎考了那么多年,进士一大堆,却没有几首应试诗能够流传下来。但是呢,凡事都有例外呀,祖咏这首《终南望余雪》,也是应试诗,但是历来都公认是好诗,也是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唯一一首应试诗。

那这首诗好在哪儿呢?先看题目。《终南望余雪》,其实就是望终南余雪,从哪望呢?当然是从考生所在的长安城。所以这个题目,是让考生从长安城的角度,遥望终南山的残雪,写写所见所想。说到这儿啊,真要表扬一下唐朝。唐朝的应试诗,虽然也是命题作文,但题目还是比较灵活,比较自由的。多少有点即事感,不光是考生们每天看到的终南山,会成为诗题,甚至连礼部考试院里种的松树,都曾经当过考试题目。不像清朝那样,非得用前人现成的句子作诗题,一点发挥的余地都没有。那《终南望余雪》这个题目是怎么出出来的呀?虽然就是在考试之前,长安城刚刚下过雪,所以主考官信手拈来,就成了考试题目了。那这个题目怎么写呢?看第一句:

终南阴岭秀。

这个“阴”字写的真好!什么是“阴”呢?在中国古代,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终南山在长安城的南面,所以从长安城看终南山,看到的是终南山的北坡,也就是阴坡。那题目是《终南望余雪》,而不是《终南余雪》,那就等于已经给出了视角,所以诗人不是泛泛的讲终南山,而是说“终南阴岭秀”,这就是在点题啊。这“阴”一出来,说明诗人已经充分领会了考官的意图,这就叫审题成功。可是光讲终南山的北坡风光还不够啊,题目不是《终南望》,而是《终南望余雪》,那雪在哪儿呢?看第二句:

积雪浮云端。

这一句哪个字好?“浮”字好,积雪都浮在云朵上了。那可能有人会说了,积雪不是在山上,怎么会是在云上呢?这正是残雪高山才能给人留下的视觉效果呀。试想如果不是残雪,而是正在下的那种大雪,那是什么样子啊,那就要向王维所说的了,“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可是,既然题目是终南余雪,就是说雪已经下过了,山脚乃至山腰的雪都已经化了,可是在高海拔的山顶,还有积雪存留啊。那山顶的雪又怎么会“浮云端”呢?这就要考虑山的体量了,要知道啊,终南山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土堆,而是一个白云缭绕的大山。如果是小山,云就是在山上飘的,但是高山就不同了,山高云低,云就会从山腰流过,残雪积在山顶,云朵流过山腰。从长安城里远远望去,雪好像不是积在山顶,而是浮在云上,这不就是“积雪浮云端”嘛!这一个“浮”字,不仅让雪显得特别的轻灵,而且也让山显得特别秀美。试想一下:上面白雪茫茫,是光;风举云流,是影;这光与影的组合,给冬天萧条的终南山,增加了多少光彩啊!这才能够呼应第一句的“终南阴岭秀”。

终南望余雪,诗人的视觉从上往下先看到积雪,再看到流云,那再往下呢?再往下呢,就看到树林了,所以第三句是:

林表明霁色。

那这句话哪个字好?“明”字好。明就是亮啊,在这里做动词,就是照亮。被什么照亮呢?被阳光照亮,被霁色照亮。所谓“霁色”就是天晴的颜色呀。诗题不是《终南望余雪》吗?雪已经下过了,所以不是阴云密布,白雪飘飘,而是雪后天晴,阳光灿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终南山离长安城差不多有六十里地呀。平时都是雾气昭昭,哪里看得清树木啊。可是雪后就不一样了,天地都被洗刷了一遍,空气仿佛是透明的,这个时候再看终南山,才会有林木历历的感觉,格外清晰啊。所以“明霁色”这三个字写得真细致、真贴切,是长期生活在长安城的人,才能写得出的感觉。那为什么又是“林表明霁色”呢?这不仅仅是在写风景,还是在写时间啊。“林表”是什么呀?“林表”就是林梢。不是树林被照亮,而是树林的稍被照亮了。这说明什么呀?说明太阳不是垂直照射,而是平射过来的,穿过林梢。那阳光平射,可以是清晨,也可以是傍晚,到底是清晨还是傍晚啊?大家可以想,清晨的时候,太阳是从地平面往上升的,树也是从下往上被照亮。而傍晚呢,“青山欲衔半边日”,太阳是从高处落下来的,那才会先把林梢照亮,这就是“林表明霁色”的时间感。

夕阳西下,林表一片光明,一个“暮”字已经呼之欲出了,所以才有最后一句—“城中增暮寒”。终南望余雪,我们刚才讲了视线的起点是长安城,那最后的落脚点呢,仍然要回到长安城。雪已经下过了,终南山一片晴明,前三句无论是写山、写雪、写云、写树,都是在写望中所见。那最后一句呢,要写望中所感,人在城里头望着终南山的残雪,究竟是什么感受啊?俗话说得好,“下雪不冷化雪冷”,雪化的时候热量都被吸收了,人当然会感觉寒冷。而到了傍晚呢,阳光每退一寸,人的寒意又会增加一分哪,终南山顶积雪浮云已经渗透着寒意了,夕阳西下又增加了寒意,这不就是“城中增暮寒”?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感受,那诗人难道仅仅是在说自然感受吗?又不是。

我们之前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的目光背后是有心情的,人的感觉背后也是有心情的。什么心情呢?杜甫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直抒胸臆、忧国忧民。其实不光杜甫忧国忧民,祖咏也是一样的,雪过天晴,风景独好,但是呢,城中暮寒又有多少寒士衣食无着啊。一种牵挂,已在不言之中,这就是诗的蕴藉之处,那写到这儿景也有了,情也有了,视线也从长安城出发走过终南山,最终又回到长安城。“终南望余雪”这个题目写尽了没有,写尽了。祖咏自己也觉得写尽了。所以就交卷了,可是呢,主考官一看之后不干了,说按照要求是要写六韵六十个字的五言排律呀,你怎么只写了两律二十个字?这是五言绝句呀,这就是违规呀。好比今天的高考作文,让你写800字,你写300字就交卷,这怎么能合格呢?主考官是个很好的人,让祖咏赶快拿回去重写,可是祖咏偏偏是个很倔的人,他丢下两个字“意尽”,意思已经写完了,就飘然离场。那最后到底录取没有?录取了,祖咏是开元十二年进士,开元盛世还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度,也才能留下这首应试诗留下这段藐视高考规则,不肯画蛇添足的佳话。但是,话又说回来,无论什么时代,有几个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开玩笑的,所以这样清新凝炼的应试诗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罢了。再读一遍: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佚名

赏析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此诗的标题采用了倒置手法,其实就是望终南(山)之余雪。因为终南山在京城长安的南面,所以遥看终南山,只能见其背面的山岭,山之北和水之南,称为阴。所以,诗人在城中远眺,看到高耸云端俊美秀丽的山林,心情自是清爽。背阴处的山峰,光照时间少,所以积雪经久未化。山峰披着皑皑白雪,仿佛漂在云海之上。这是洁白的云朵,还是银色的积雪呢,还是诗人飘忽的愿望?

这一句让人很容易就想起了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们在不同时节,同样心怀远方,是什么常常诱使他们把目光锁在这雪山之巅?什么样的人会常常仰望天空!作此诗时的诗人,正值青春年少,前往长安参加科考,这就是诗人考场上写就的命题作文。由此就不难看出诗人当时的胸襟抱负了。

诗人此刻的心,一定是跟随着高远的目光飞到了那银光闪耀的山巅之上,冲出那漂浮的白云屏障,走在了逍遥之乡。“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古人常用云这个意向,表达自己的志趣和理想,所谓青云之志,壮志凌云,就是此意。诗人的这一望,正是真心流露。诗人心存高远,怀揣洁白如雪的纯真梦想,欲与天公试比高。年轻的心,就是要豪气干云啊!在看似平静的陈述中,磅礴之气已经呼之欲出!

林表明霁色——顺着山巅和浮云,目光再逐次而下。山林静默不语,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之下,雪后初晴,空气中流动的是比之雪前的寒冷,但是,毕竟有阳光。这夕阳下的一缕,虽不热烈,毕竟给冬季沉寂的阴冷带来了一抹暖色,也给诗人心头带来了一丝温热的希望。城中寒气逐渐凝重,“微冷,心头斜照却相迎”。这就是光的力量。而日光,太阳,在诗人心中,那就是当朝君王吧。“忽复乘舟梦日边”,“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其实都不仅是在说太阳,这也是诗人赤裸裸的理想宣言——远行,要去朝见君王,一展抱负,即便退走江湖,纵情山水,那也是从帝王身边归来!对于李白,是这样的念念不忘。对于祖咏,又何尝释然!诗人寒窗苦读数十载,终究是要努力追梦的!没有李白那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仙气和才华,那就走一条普天之下有志之士的必经之路吧。今日赶考,待来日高中,同样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虽在眼前但毕竟有一段距离的太阳啊,此刻,你把光亮和温暖给了这群峰背阴处的万木,而背阴的山峰,也只有那身居高处的林木才有机会得到这暮色中余晖的恩典!所以,回过神来,看城中暮色苍茫,身上心中,寒气却是渐渐凝重逼人。毕竟,理想都是丰满迷人,现实常是冷酷骨感。据说诗人当时考试,考官要求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可是诗人看完命题之后,挥笔四句就再也不肯画蛇添足,这也充分展露了诗人的才情和自信!可是祖咏,你既然选择走了寻常路,却又不肯按常规出牌,这也就注定了你此后名落孙山的命运啊!

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真如此,又何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悲怆呼喊!古往今来,平步青云,毕竟还只是个别人的荣耀和幸运吧!但无论如何,若真正有光,是谁也挡不住的!那些独占科考鳌头的状元们,如今都散落在哪些发黄的故纸堆里?岁月,是比人更公正理性仁慈的判官,它不动声色告诉古往今来的人们,真正可以千古的,不是名位和头衔,是真正的才情和不屈的筋骨!

祖咏,有此诗佐证,算是这样一个风流人物!

佚名

赏析

01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应试写作很难写出好的作品的,有题目字数的限制,更重要的是,长期应试形成的范式写作,往往会束缚作者的创造力,写出来的东西大多不值一读的。

不过,凡事都不是绝对的,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唐朝诗人祖咏的一首应试诗《终南望余雪》,就是一首佳作。

清王士禛就在他的《渔洋诗话》里,把祖咏的这首应试诗,和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

02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题终南望余雪,即望终南山上的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阴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由长安望终南山,看到的是山的北面,故云阴岭。

秀丽的终南山北岭,峰顶的积雪就像飘浮在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林表,树林上空。明,闪耀光亮,这里指积雪反光。霁色,雪后初晴的景色。霁,配音指雨停了,《尚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霁。”后凡雨雪停、云雾散,皆曰霁。

雪后放晴,残雪反射日光,照明了树林的上空,日暮的长安城,变得更加寒冷。

03

应试诗,首先要切题,这首诗诗题《终南望余雪》,题眼就在一个“余”字,余雪,就是残雪。

终南阴岭秀,这一句首先点了诗题中的地点,阴岭二字,看似随口而来,却别有匠心,从长安望终南,看到的自然是阴岭(此岭),而也正因为是阴岭,所以峰顶的积雪化得更慢,故有残雪。首句道出余雪之因。

积雪浮云端,积雪在云端之上,言山之高伟,这一句从上一句秀字来,又点出了诗题中的望余雪之意。

这两句点完题意,接下来,诗的重点就在“余雪”这个题眼上了。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残雪反射的寒光在树林的上空闪耀,让人有一种寒光凛凛的感觉。下雪不冷化雪冷,残雪正在融化,整个长安城都变得更加寒冷。

霁色添明,暮寒加剧,分别从视觉上和感觉上写残雪的凛凛寒色,中有残雪之魂在。

这首诗,如月吐层云,光明渐现,写得缥渺森秀,不愧是咏雪的最佳之作。

04

据元辛文房《唐诗纪事》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写的试帖诗,按照规定,要写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结果,祖咏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了。

有人问他,怎么只写了四句?

他说:“意尽。”

就是说,这四句诗已经把意思表达完满了,再接下去,只会画蛇添足。

我们曾学过白居易的一首诗《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也是应试诗,原题作《赋得古原草送别》,而且,这首诗后面还有四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一看,后面四句就是为了应试凑字数的,画蛇添足,所以我们学的时候只学前面四字。可惜白居易没有祖咏碳霸气,一句“意尽”便不再往往下写了,他为一首名垂千古的诗添了一个足!

而祖咏这首诗,正是不拘应试规则,成就了一篇咏雪佳作。

佚名

赏析

公元721年(唐开元九年)早春,长安城尚书省礼部南院的贡院里,两位在褐袍外罩着麻衣的举子——22岁的祖咏、20岁的王维,正在参加当年进士科考的第一场“诗赋”。诗题为《终南望余雪》,要求:五言、六韵、十二句、六十字。

从长安城南望,正是终南山背阴的北坡。到了考试这一天,正好雪过天晴,但可以看到终南山上仍有积雪。所以这次考试的主考官——考功员外郎员嘉静决定以此为题,要考一考众位考生的捷才。

同样也是举子出身的员嘉静,此次作为考官,以终南山和终南山上的雪来出题,自有其理由。

终南山横亘于长安城之南,大体呈东西走向,山势巍峨连绵,山高谷深,是一道横亘南北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国家重要的祭祀、避暑、游赏之地。所以,终南山在唐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山、宗教名山、地理名山。

对于曾经的举子员嘉静,现在的举子祖咏、王维来说,终南山既是以长安为视角的不可或缺的景观构成,也是铺设在唐朝举子心中的通天桥梁。北越终南山,就进入天子脚下、京都之地,标志着及第授官,飞黄腾达;南越终南山,往往意味着贬谪漂泊、坎坷磨难的开始。所以在唐朝举子心目中,终南山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也是庙堂与江湖的分界线,是政治人生顺利或蹇困的象征。

而终南山的积雪,自古以来就是终南山的一大景观。《水经注》说:“冬夏积雪,望之皓然。”这一壮观景象,当然值得被举子们在诗歌中反复吟咏。

在此时的考场上,祖咏望着终南山,望着终南山积雪,挥毫写下: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好,两韵四句二十个字,还差四韵八句四十个字,就可以交卷了。

但是,正在这时,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

祖咏站起来,走到考官面前,考官纳闷得紧,你你你啥意思?

没啥意思,爷,交卷了!

呃,你还差四韵没写完呢。

祖咏酷酷地回答道:

“意尽”。

那我们来看祖咏仅用四句二十个字就完全表达出来的“意”:

“终南阴岭秀”:诗人从长安城南望终南山,发现其背阴的北坡十分秀丽。“阴”字一字,既有地理位置上北坡的暗示,也给人一种树木苍翠的感觉,与“秀”字形成照应。

“积雪浮云端”:这一句是点题了,说到“雪”了。诗人可以望见,山上的积雪几乎可与云端平齐,而且似乎还要随着白云一起飘走。“浮”之一字,既展示了终南山山势之高耸入云,又将静静的积雪写出了动感。

“林表明霁色”:诗人继续望见,雪后初晴,空气更加清透,山上的树林在夕阳的照耀下,涂上了一层绚烂的“霁色”。

“城中增暮寒”:前三句是“望”,这一句是“感”。下雪不冷化雪冷,此时又已是日暮时分,所以令包括诗人在内的整个长安城的人们,感到更加寒冷。

实在是好诗。清人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曾将此诗作为“古今雪诗”最佳之一。实则,没有之一。

同时,祖咏的行为也酷。但是,自古以来,耍酷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遭雷劈,或者,被落第。

到了今天,我们可以欣赏祖咏因为“意尽”而不肯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原则,不去强凑字数的酷劲儿;但当时他是在考试,来参加考试却不遵守考试规则,真的好嘛?当然不好,因为结果很不好,这一年,他没考上。

当时同在考场的,还有祖咏的同年好友王维。是的,就是那位人称“诗佛”,留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无数名句的王维。他在考试时具体写了啥倒是没有留传下来,但是他肯定是遵守了考试规则的。因为,这一年,他是状元。

现在的高考中,作文也经常要求800字、1000字。也有考生曾经别出心裁,玩过类似祖咏或不按体裁或不满字数就交卷的耍酷动作。但是,笔者想说的是:考场,真的不是一个张扬个性、耍酷玩帅的地方。考试有考试的规则,你进入考场,就意味着你接受了这个考试的规则;反之,你不遵守考试规则,你就会被考试淘汰,会付出名落孙山的代价。

唐朝的进士科,以诗赋作为固定的考试科目,其命题、形式、押韵,规则很多。

五言诗的命题范围倒是相当宽泛。正因其宽泛,考前就不好押题了。大体说起来,包括以下八类题目:

一是天象类,内容以日、月、星、风、云、季节、时令等为主,如《夏日可畏》《秋月悬清辉》;二是山海类,内容以山、海、河、池、水、冰等为主,如《登云梯》《清如玉壶冰》;三是礼仪类,内容以贺寿、入朝、退朝、望幸、拜陵、恩赐、乡饮、婚娶等为主,如《九月九日勤政楼下观百寮献寿》《尚书郎上直闻春漏》;四是人事类,内容以交结、干求、感怀、梦寐、言行、风化等为主,如《人不易知》《求自试》;五是音乐类,内容以乐舞、曲歌、琴瑟、钟声、风筝等为主,如《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试霓裳羽衣曲》;六是珍宝类,内容以珠、玉、水晶、金、石等为主,如《琢玉成器》《亚父碎玉斗》;七是竹木花草类,如《御沟新柳》《花发上林》;八是鸟兽虫鱼类,如《仪凤》《黄鹄下太液池》。

很明显,这次祖咏的试题《终南望余雪》,就是属于第一个天象类的题目。

考生答题呢,一般采用五言六韵的形式。因为五言诗从汉代开始就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样式,并被视为诗歌的“正统”,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唐朝。

从流传下来的科举诗赋作品看,起初的几十年间,或是限作五言四韵,或是五言六韵,或是五言八韵,规定时有变迁。大约在公元751年(天宝十载)以后,便基本定格在五言六韵这种形式了。

所有规则中,考生最嫌麻烦的,最怕的,就是押韵了。

这类考试的押韵,有多种规定:一类是规定题中用韵。也就是说,应试者在诗题中自己确定某个字为押韵字或干脆规定以题中某字用韵;二类是题外用韵。比如指定题外某字为韵或者允许考生用任意一字为韵。

不要以为是个唐朝的文化人,就会押韵。原来,这事儿,他们也觉得难。

要不然,这类考试,也不会允许考生携带韵书进入考场了。事实上,为数甚多的举子们,虽然可以携带韵书,仍然觉得押韵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许多举子就因为不善于作这样的考题,而屡试不第。

中唐时期的宋济就是其中的典型。《唐国史补》曾记载:

宋济老于文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失官韵,乃抚膺曰:“宋五又坦率矣!”由是大著名。后礼部上甲乙名,德宗先问曰:“宋五免坦率否?”

宋济一辈子也没有中举。他可也是《全唐诗》收过两首诗的人呐。比如他的这首《东邻美人歌》:“花暖江城斜日阴,莺啼绣户晓云深。春风不道珠帘隔,传得歌声与客心。”

这个诗赋水平,也过不了押韵这一关。

著名诗人贾岛,终身不第,居然也有这个问题。据《唐摭言》记载:贾岛不善程试,每试自叠一幅,巡铺告人曰:“原夫之辈,乞一联,乞一联!”

既要切题,又要押韵,还要达到字数,还要创新以引起考官注意。这样的诗赋考试,可见难度。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就是字数不够。所以,他落第了。

当然,还是有人愿意相信这样的神话:祖咏的这首《终南望余雪》是作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而在他酷酷地说完“意尽”二字以后,主考官仍然录取了他,让他成了一名光宗耀祖的进士。

可惜不是。

事实是,开元十三年,祖咏登进士第。但这一次,他的考试题目是《花萼楼赋》,而主考官则换成了49岁的考功员外郎赵冬曦。状元则是杜绾,后来唐宪宗时著名宰相杜黄裳的父亲。

祖咏的同年有杜绾、丁仙之、高盖、王諲、张甫、陶举、敬括等。其中,高盖、王諲、张甫、陶举、敬括等5人,均在《登科记》中显示为本年进士,而且均在《全唐文新编》中留下了《花萼楼赋》。

虽然祖咏的《花萼楼赋》没有留下来,但我们可以猜到:他要和同年们一起中举,这一次就不能再任性和耍酷,就必须遵守考试规则,也按照要求作一篇《花萼楼赋》。

花萼楼,是唐朝著名皇家建筑——花萼相辉楼的简称。该楼位于长安城兴庆宫内,建成于公元720年(开元八年)。花萼相辉楼是唐玄宗时代外交接待、国宴举办的场所,有“天下第一名楼”的美誉。其“花萼相辉楼”的名称,来源于《诗经》中的“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是李隆基为了表白自己与兄弟之间的友爱真情而命名的。

可以想见,考官赵冬曦出此题,是为了从这个角度拍一拍皇帝的马屁。也可以想见,祖咏的《花萼楼赋》也拍马屁拍得很好。于是,他中举了。

中举这一年,他26岁,正当青春年华,也正是青涩不成熟的年纪。

《唐国史补》说,祖咏在唐朝诗人中,以“轻薄”著名,正如贺知章以“诙谐”著名一样。

在他中举这一刻,他的“轻薄”又蹦出来了:祖咏这一科的进士在张榜公布时,祖咏眼看着落第者三三两两地散去,竟突然高声吟道:“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得,他过嘴瘾,在自己刚刚中举的时候,就已经自己封侯了。

这样的“轻薄”“轻狂”,影响了他一生。别说封侯了,连像样的官儿都没有当过。据记载,他中第后,竟然长期未授官。这在当时是相当不正常的现象。

后来,祖咏经过著名宰相、盛唐文坛领袖张说的引荐,短时期地担任过兵部的驾部员外郎一职。

兵部有四个司,分别是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驾部司,就是管军事上车马、驿站事宜的部门,员外郎是该司副司长,从六品上。

这个六品官儿,祖咏也没有当多久。不久之后,张说罢相,他也被贬出了长安。心灰意冷之下,他长期隐居于汝州附近,直到以47岁的年龄早早辞世。

隐居期间,祖咏当然也还写诗,而且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赠答酬和诗。但是在他存世的36首诗作之中,最高成就的传世之作,居然仍然是他那首《终南望余雪》。

佚名


《终南望馀雪》   [盛唐·祖咏·五绝]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明霁(jì)色,城中增暮寒。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林表:林外,林梢。霁:雨、雪后天气转晴。

祖咏的这首《终南望余雪》,是应试诗,历来都公认是好诗,也是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唯一一首应试诗。《全唐》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在中国古代,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终南山在长安城的南面,所以从长安城看终南山,看到的是终南山的北坡,也就是阴坡。

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的北坡,秀丽无比,山顶的积雪好似浮在云端。

《终南望余雪》既然是应试诗,那么,作诗应着重于一个“望”字和一个“余”字。诗人正是在长安城远望终南山,视线能看的也只能是北坡。

山脚的余雪正在化去,能遥望看见的,也只是山顶的积雪。而且,远远望去,积雪若是在云端。

此联正契合了诗题,且诗句优美。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林表明霁色”。林表:林外,林梢。“霁”,表明了是雪后转晴。再一次点题“余雪”。

城中增暮寒”。“暮”,说明了时间是傍晚。

冬天,夕阳西下,本身就逐渐(增)变寒;但更主要的是“下雪不冷,化雪冷”。前面的诗句的描写可以说是铺垫,都是为了说明长安城里的人们感到越来越冷了。

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正照耀在终南山阴岭的林梢之间;夕阳西下和化雪的缘故,使得长安城变得更加寒冷。

这首应试诗写得极好,不仅切题,还很优美。清王士禛就在他的《渔洋诗话》里,把祖咏的这首应试诗,和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

《终南望馀雪》是唐朝诗人祖咏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终南山雪后山景的写景诗,描写了诗人在冬季黄昏时分,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阴岭所看到的景色。诗文切题,意境优美。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