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齐家平国 2019-01-21

公元1850年,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皇帝继位,这个年轻人命运开始发生了改变,开始了他比较悲催的一生,面临了中国最难的危局。可能这就是命吧,如果清朝皇帝不是咸丰而是另有其人,那可能中国是另一番局势了。但是皇位的继承却是由皇帝决定的。

这样从道光十一年开始说起,他的皇长子奕纬去世。这个奕纬地位不高,他的母亲只是道光皇帝的一个使唤丫头那拉氏,可能那个时候的道光皇帝年少轻狂,年轻人一冲动就把持不住自己,这个那拉氏怀孕了,生下了奕纬,嘉庆皇帝却很开心,毕竟这是他的皇长孙,他立马立这个那拉氏为道光的侧福晋,但是之后道光却对这个那拉氏颇为冷淡,对这个长子也没那么关心,可能是在为年轻时候的事情耿耿于怀吧。

但是到了道光九年以后,道光突然对这个长子关心起来,时时问他的功课情况,因为这个时候道光的孩子已经相继去世,只剩下奕纬这一个继承人了,但是这个奕纬并不是那样温文尔雅的君子,并非理想中的储君形象,他可能也从没想过道光皇帝会立他为继承人吧。但是这个时候突然受到了道光的重视,但是奕纬确实朽木不可雕也,他听了课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道光也是恨铁不成钢,道光皇帝甚至是亲自调教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据说是道光揍的他太狠,打到了他的要害部位才一命呜呼,总之,这个奕纬仅仅活了二十三岁就驾鹤西去了。道光五十来岁的时候,道光的两个妃子同时怀孕,但是也不敢确定就是儿子呀,真是心里打颤。

几个月后,令人高兴的是,这两个妃子生下的是两个阿哥,也就是未来的皇四子咸丰皇帝奕詝,另一个皇五子就是奕琮。又过了不久皇六子奕䜣也出生了,这三个儿子也都成人了。对待这三个儿子,皇帝也是会有偏爱的,即使在现在社会,也会有不经意偏袒子女双方某一个,更何况在封建社会,这个孩子更加优秀一点,或者母亲地位更高,受到皇帝更宠爱一些,这个孩子也就自然受到皇帝的偏爱了,那句话叫做爱屋及乌。道光更偏爱全贵妃,就是钮祜禄氏,咸丰皇帝的母亲,后又立她为皇后,但是奕詝就是这么命途多舛,这个时候奕詝才九岁,静贵妃抚养奕詝,静贵妃的儿子就是奕䜣。静贵妃对奕詝也是很细心,像自己的儿子一样,道光看在眼里,就封静贵妃为皇贵妃。但渐渐道光却更加喜欢奕䜣起来,比奕詝比起来更加优秀了。

皇帝总有老的那一天,皇子也终有长大的那一天,加上鸦片战争的爆发,道光更是心有余力不足,老的更快了,这个时候他就开始考虑要谁来继承皇位了,他身边两个人选,一是奕䜣,另一个就是奕詝。奕琮不太被道光喜欢,所以他不在道光的考虑范围之内,道光甚至将他过继给了自己的弟弟。道光皇帝选择储君也是有一套考察标准的,两个儿子又属于不同类型,奕䜣是个机灵鬼,比较聪明,奕詝则是比较有德的人,处处让着奕䜣,奕詝也是从无怨言。奕詝也是个热爱学习的孩子,而奕䜣则比较调皮。所以在道光皇帝看来,奕詝就是个乖乖男。但这也算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吧,他的厚道他的德才能力,都是在自己所处地位下表现出来的,奕詝九岁丧母,从小就在静贵妃的看护下长大,虽然对他很好,但是毕竟是后妈,在他的心里肯定是很压抑的。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要立储了,清朝的是秘密立储制度,这个时候道光也是很纠结,不知道选谁好,按照眼前的局势,似乎奕䜣更适合一些,他有一种闯劲,但是奕詝又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终于下决心了,他决定里奕詝为太子,立奕䜣为亲王。而据说道光皇帝决心立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主要来自一场武试,道光一天请二人来骑射,这个时候奕䜣似乎是胜券在握,而奕詝却一剑未发,道光皇帝问道原因,他回答道自己不忍心杀掉他们,道光皇帝听了十分感动,这么有爱心的人,以后治国肯定也很有能力,于是就在道光皇帝立储的最后一刻选择了奕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