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前几十年,我更喜欢2018年的自己,因为我能感觉到自己这一年正在发生的变化,虽然现在知道仍然自己一无所知,但是庆幸的是,我知道了自己的无知,实现了从愚昧之巅到绝望之谷的层层跌落。 在绝望的谷底,有两条路,其中最难的一条路就是不放弃自己,即使没有火把,在黑暗的森林里摸索着也要前行,即使手无寸铁,遇见猛兽拿把沙子也要冲上去,通往开悟之坡的道路,既充满曲折和艰辛,也充满了新生的喜悦。 2018年,我收获了一个思维的模型,一个做事的方法,一个思考的框架。 思维模型 终局思维 终局思维 以终为始最早是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中提出来,讲的是要以最后达到的终点来作为当下思考的开始。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把它分解成广义和狭义的两个部分,广义上以终为始讲的是人生要以终点到达的梦想为中心,来规划我们当下的人生;狭义上指的是先定目标再去行动,目标是行动的前提。 我们多数人都是选择随遇而安,就好像在生活的惯性里生存,随着时间的流逝,摇摆到哪里就是那里,我们从来不去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自己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生活,是不是我们太过于害怕选择,所以才选择这生活的惯性里躲避? 以终为始应用在思维层面,就是终局思维,我们在做事之前,要先想清楚目标,用目标来指导当下的思考与实践,用目标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目标一旦清晰,洞察力就会大大的改善,就会拥有取舍的标准,不但会对目前的处境了如指掌,更不至于在忙碌的过程中误入歧途。 要用目标来改造自己现在的生活,我们要设定好未来三年或者五年自己想要达到的什么样的目标。 然后我们站在三年或五年后,用未来的角度来审视我们自己现在的生活,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现在应该怎么做,然后据此展开我们的行动,这就是用未来的目标改造自己的生活,其实也就是活在未来里面。 这样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模型,它可以用到事业、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事业上我们三年以后要达到怎样的一个目标,我们需要把企业做多大的规模,我们需要多少的资源,那么我们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策划,对人才的进行积累,对资金进行积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把握好节奏,不至于出现踏空的局面,不至于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慌乱。 在学习方面,我们要围绕我们需要学习的目标来构建学习框架,然后在框架之内填充各种相关的知识。 在婚姻上,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找到的是什么样的另一半,是美貌还是贤惠,还是家庭背景,找到这样的目标就会有的放矢,不至于贪恋美色挑花眼睛。 在多种选择的取舍上,我们要紧紧围绕目标来考虑,和目标无关的我们都可以舍弃掉。 终局思维决定选择的标准和规则,决定判断的依据,没有目标的行动,就犹如在大海行船,所有的风都会改变你的方向。 我们总是先看见终点,然后才能奔向终点,做每一件事都应该如此。而渺茫如人生,也应该有这样一座遥远的灯塔可供眺望,继而将我们所做的的每一步、每件事都带领到正确的航线上。 在整个自然界,渐变是常态,跳变是非常态,日积月累是常态,翻天覆地是非常态,改良是常态,改革是非常态,这是在千万年进化中形成的事物演化的规律。 我们作为这个世界的个体,就要适应这个世界演化的方式,适应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循序渐进逐步改良,一步到位往往一事无成,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这样。 ❧ 跑步。我们刚开始决定跑步就跑个五六公里,跑几次就坚持不下来了,正确的方法是慢慢来,从一公里两公里开始,慢慢的积攒到八公里十公里。 ❧ 团队。我们接手一个新的团队,立刻就要改变老团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通常的结果就是会铩羽而归,被这个团队抛弃。 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旧团队的习惯和工作经历塑造了他们现在的模样,我们应该做的是先融入,了解情况,知道各个资源之间的关系和配置,然后再用改良的方法一步一步的问题解决。 ❧ 恋爱。在恋爱方面也是这样,通常情况下,一见钟情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是天长日久日久生情,你需要一步一步的做好自己,一步一步的改良你们之间的关系。 ❧ 大到一个国家也是这样,那些采用霹雳手段,对一个国家进行翻天覆地改变的,通常也要在此后经受翻天覆地的霹雳手段的折磨。 ❧ 做事的正确方法是改良而不是改革。 对内而言,要知道我们当下的改变都是以往积累的结果,想在未来得到改变,就需要从今天开始点滴积累,渴望一蹴而就、立即改变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对外来讲,无论是工作、学习、人际交往,我们都要做改良,而不是改革。 因为改革是翻脸,是猛火急攻,是一刀两断,这样的方式是不符合这个世界演化方向的,通常都是会失败的,即使一时的胜利,也是运气的结果,保持不了长久。 这也就是常说的小步快跑,持续迭代。 所谓系统就是一个由很多部分组成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之间有联系,作为整体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由无数个大小系统所组织的超级复杂系统,太平洋彼岸扇动的蝴蝶翅膀往往能够在万里之外形成一场风暴。 作为这个超级复杂系统的一份子,我们既被多个不同的系统改变,又会改变不同的系统,我们需要分层次、多角度、采用多种方法来才能够改变当前这个生态面。 波普把世界上的事件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简单的、线性的机械类事件,环环相扣之后,像钟表一样呈现出一个结果,他称之为钟型事件; 另外一类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叠加之后的发生的事件,很难区分是哪一个变量在起决定性作用,甚至变量之间不同的交织方法,都会对结果的发生产生巨大的作用,这些类似变化莫测的云一样的事件,他称之为云型事件。 钟型事件就是点对点--1+1=2,云型事件就是系统--1+1=x。 这个世界上简单的钟型事件不多,大部分都复杂的云型事件,比如工作、婚姻等等事件,这些不同事件之间的运行规律是不同的,我们如果用钟型思维来分析云型事件,是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的。 多少人认为才华被埋没,在天不假时中自怨自艾;多少婚姻失败简单归类为出轨、自私之后,再开展下一次婚姻;多少人抱怨知道了那么多的道理,可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这就是用钟型思维判断云型事件的结果,也就是用线性思维来判断系统的结果,很容易产生归因谬误,这往往导致不断地原地跌倒,不断地犯同样错误。 简单问题可能非常严重,但是由于它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从而使得答案非常明显,我们具有明确的方向,解决掉“坏人”就好了。 系统问题复杂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各种元素、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坏人”等着你去解决,只单一的想替换某种元素、改变某种关系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系统思维的反义词就是线性思维,就是简单思维,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线性思维适合解决简单问题,在系统问题面前,线性思维通常不会有什么结果。 多次解决不了的小问题,往往就是系统问题;替换元素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就是系统问题。 认识世界要认清楚是系统问题还是简单问题,简单问题即使困难也不复杂,系统问题即使简单解决起来也是复杂的。 系统思维能够让人心静如水,不为外界所波动,更能看透色即是空,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修行。 你有多大的系统,你就有多大空间,就能够解决多大的问题,就会获得多久的宁静。 查理芒格说过,人这一生要掌握一百多个思维模型,混沌大学的李善友也讲要构建多元化的思维模型,得到大学课程打造的也是多元思维模型。 在这些所有的思维模型的底层,就是相对论,就是进化论,这些底层规律简单又清晰,恒久不变,由此构建出整个世界,构建出整个宇宙。 我们从大的尺度可以看到时间收缩、光速不变、时空弯曲;从小的尺度看,组成原子的库克其实空无一物,只是一个个能量的集合体。 这些知识,看似无用,其实会在思想深处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影响我们的方法论,我们也要试着在这样的底层思维模型上构建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型,并且把它应用在实践当中。 思维方式的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愿我们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愿我们都能够擦亮观察世界的眼睛。 |
|
来自: 冬天惠铃 > 《E02刑侦 逻辑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