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嘉珉:中国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三)

 陈嘉珉图书馆 2019-01-21

二、兴义布依八音坐唱

布依八音坐唱又名“布依八音”,是流传于黔西南一带(主要为兴义市)布依民间的曲艺说唱形式,演出队814不等(现代演奏也有多达百人的),所唱为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8乐器合奏而得名。千百年来,八音坐唱一直原汁原味地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

据史料记载,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早在唐宋时期就流传于南、北盘江沿岸的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等布依族人聚居地区。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写道:“广西诸郡,多能合乐,城廊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弟子,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堪整异,时有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元明时期,由于布依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八音演唱加入了民俗、喜庆的内容,并吸收其他戏曲特点,丰富了演唱方式,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到了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清稗类钞》)。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布依八音坐唱曾一度盛行。在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开设有教乐坊“八音堂”,专门传授八音技艺,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队多时达到三百余支。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市布依八音演唱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被誉为“盘江奇葩”、“凡间绝响,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

在八音坐唱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悄然而生,这就是布依戏。布依戏产生于清初,是在“八音坐唱”的基础上衍化发展而成(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贵州卷·布依戏音乐分卷》),具体成形年代有不同说法。一是根据老戏师的家谱推算出来,大概在乾隆年间;一是根据《兴义县志》记载,光绪初年1875兴义巴结王土司的族人王寿山倡议,多人出资首次制作了专用戏服,在巴结老场坝搭台演出,至此布依戏才真正完成了她的发展。布依戏不但有曲调、声腔、表演,还有了服装,成为戏剧之一种。从表演上看,布依戏有动作、化妆和专用的服装,而这恰恰是“八音坐唱”所没有的,由此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艺术。

由纯器乐曲依次发展为表演唱,发展为八音坐唱,以后又延展至布依戏曲,形成四种音乐形态同宗的独特景象。而且这四种音乐形态并没有被历史“浪淘尽”,目前同时存世,形成“四乐同堂”的局面,殊显难能可贵。这为研究民间文艺的沿革发展提供了活标本。

从艺术特色方面看,“八音”是器乐组合的名称,八音演奏一般也是合奏。在中国音乐史上,“八音”称谓最早出现在周秦时期,那时把乐器按制作材质的不同区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即“八音”,后来泛指乐器。布依八音、八音坐唱中的“八音”和中国音乐史上的“八音”,都指八种乐器,公认流传至今的八音坐唱的八种乐器是:萧筒、牛角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

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讲到“八音”时说:“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异。有时以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其中的“乐甚整异”、“教土人合乐”,都是指乐队乐器多,演奏形式是合奏;从流传下来的曲谱和民间流传的演出形式看,都证明了“合乐”的特点。

布依族八音坐唱在布依语中叫“万播笛”,意识即吹奏弹唱。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表演时围成半圆圈轮递说唱。表演以第一人称的“跳入”唱叙故事,以第三人称的“跳出”解说故事,也有加入勒朗、勒尤、木叶等布依乐器进行伴奏的情形。演唱时,男艺人多采用高八度,女子则在原调上进行演唱,这样不仅可以产生强烈的音高和音色对比,还能增加演唱的对偶情趣。演唱时唱腔用布依语,道白用汉语,有小嗓和平嗓之分,由乐队人员分担角色。曲牌有正调、正音、走音、自路板、长调、倒长调、反簧调、倒茶调、吃酒调等三十多个,可单独演奏,也可边奏边唱,表现形式有坐弹唱和带戏剧性的演弹唱等。

八音坐唱旋律古朴流畅、悠美悦耳,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目有《布依婚俗》、《贺喜堂》、《胡喜与南祥》、《迎客调》、《唱王玉莲传》、《敬酒歌》、《梁山伯与祝英台》、《福满堂》、《贺寿堂》、《戈然》、《拜堂调》、《盼郎》、《哥妹调》、《来去来》、《胡喜与南洋》片段、布依戏《撒衣定情》片段、尾曲《盛世调:昂央》等四十多个。内容主要取材于布依民间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表现出布依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丰收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对丑恶的鞭挞。因其源远流长、婉转优雅,民族特色浓郁而被称为声音活化石和天籁之音。

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它深深扎根于布依族群众之中,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八音坐唱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曲艺宝库中的瑰宝。现在八音坐唱最著名的传承人主要有两位:兴义市顶效镇马别5组村民白德舟(男)、兴义市巴结镇南龙古寨村民韦万富(男)。

三、兴义布依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在兴义市顶效镇查白村举行。查白村距兴义城区20公里,面8平方公里,人口2800人。查白歌节源于布依族口传民间故事《查郎与白妹》,历史源远流长。关于《查郎与白妹》的起源时间,学术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有的讲述人说故事发生在明代调北征南时期,还有人认为故事产生于清嘉庆二年以后。《查郎与白妹》的原生态是用布依语传唱。

传说查白歌节源于布依族口传民间故事《查郎与白妹》。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南盘江畔有一个叫虎场的大土坡。坝上有一个猎户的儿子查郎和一户人家的女儿白妹从小在一起玩耍,他们形影不离、亲如兄妹。长大后,两人心中互相爱慕,于是互赠信物,私订终身。就在这时,寨中出现了虎怪,它叼走牲畜、抢走娃娃,一时间人人谈虎色变。勇敢的查白郎组织起全寨的后生,将虎怪杀死,请全寨的老少吃虎肉、喝虎汤。寨中有个财主看上了年轻貌美的白妹,让媒人到白家提亲,白妹一口回绝。可财主并不死心,派人留话说不管白妹从或不从,都要在七月二十八把她娶回家。面对财主的逼婚,白妹与查郎商量好要赶在那天之前抢先成亲。财主得知后想了一条毒计:在查郎和白妹下田的时候,派家丁把查郎用箭射伤,然后把白妹抢回家。查郎回到家中后邀约众兄弟商量对策,决定由查郎去财主庄上骗家丁和自己打斗,其余的人趁庄中空虚救出白妹。白妹被救出来了,查郎却因箭伤未愈被财主捉到,捆在一棵大糖梨树上被杀害。白妹得知消息后痛不欲生,回家拜别父母趁着天黑重新返财主大院,在柴堆上放了一把火。火越烧越旺,财主闻讯赶来捉拿白妹。看到整个庄子将要化为灰烬,白妹纵身跃入火中,为查郎殉了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为爱情献身、不畏强暴的布依夫妇,把他们生活过的虎场坝改名为“查白场”,并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农历六月二十一这天定为“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举行时时,男女老少汇集到查白场上,吃狗肉汤锅、五色糯米饭、冤枉坨,并在查白树下悼念,到查白井取水净心,到查白庙敬香。这一天查姓村民要请摩公端公主持祭祀活动,中老年人在查白树下用布依古歌唱查白、祭查白,以此传承查白故事。布依青年男女则穿着节日盛装到查白桥、查白河、松林坡、查白洞、查白井等风物景点去吹木叶、打花包、浪哨交友。夜晚各农户家坐满亲友,通宵喝酒、唱歌。到了次日(二十二日),青年男女互送信物后依依不舍离去。

查白歌节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查郎与白妹》生长于布依地区,扎根于民间,从爱情生活的角度反映了布依族古代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表现了布依人民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爱情悲剧的实质,展示了人民生活的理想。赶查白场为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搭建了平台。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赶查白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个稳定的民间文化活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它的祭祀活动、节日饮食、商品交流、民间艺术、浪哨对歌、风物游览等,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模式,而且还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提高。赶查白场的活动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它涉及布依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和衣、食、住、行等方面,是布依人重要的社交活动,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