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人术:熟记老祖宗的“四看”口诀,教你慧眼识英才!

 琢磨君专栏 2020-07-07

曾国藩说:“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什么样的人是庸才呢?我们不妨先参照一下秦末思想家黄石公所做的奇书——《素书》,看它里面是怎么说的!据说,黄石公把此书授予张良,然后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素书-正道篇》中用三段话分别阐述了什么是俊才,什么是豪才,什么是杰才!书中说:能够做到“德、信、义、才”这四点的人,属于人中之俊;能够做到“行、智、信、廉”这四点的人,属于人中之豪;能够做到“恪尽职守、恪守信义”的人,属于人中之杰!

其实,这种识别人才的技巧还是比较笼统,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是很强!曾国藩一生会识人用人,而且他的识人术精髓都集中在这8句口诀上面:“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这8句识人术口诀对于我们识别人才,更进一步了,但还不是最实用!

其实,除了曾国藩的“七看”识人术口诀,明代思想家陈继儒在其国学著作《小窗幽记》中也用四句话总结出了一个“四看”识人术口诀,而且这个口诀对于我们识别人才和庸才,大有益处,堪称经典!我们若能熟记老祖宗的这“四看”口诀,也能慧眼识英才!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请输入图片描述

★1、大事难事看担当。——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

释义:逢到大事和困难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担负责任的勇气和能力;

有句话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同理,一个人,只有在遇到大事和难事的时候,才能显出其为人有没有担当,有没有勇气承担责任,是否能够顶住压力继续前进。

平日里,谁都可以说的天花乱坠,显摆自己多么牛,但“是骡子是马,拉出遛一遛就知道了”、“真金不怕火炼”。一个人若能在大事、难事面前,镇定自若,不惧怕艰难险阻,则可说明此人是个有担当的人,可以堪当大任,值得托付。反之,则千万不能轻易相信!

请输入图片描述

★2、逆境顺境看襟度。——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

释义:遇到逆境和顺境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如何;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也没有永远迈步过去的坎,因为人生由各种沟沟坎坎组成,有逆境,也有顺境。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处逆境容易,因为小心;处顺境很难,因为大意”,我们身处逆境时候,要懂得坚持,积极乐观,又小心谨慎,就像“污泥磅礴走泥丸”那样豁达而自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身处顺境的时候,要切忌骄傲大意,因为一骄傲就会招致失败,这就是大自然“物极必反”的道理!

一个人,处于逆境时候,豁达乐观,处于顺境时候,谦让谨慎,则可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的人是胸襟和气度都广大的人才,也更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正如曾国藩所说:“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请输入图片描述

★3、临喜临怒看涵养。——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

释义:从一个人遇到喜怒哀乐之事时的反应,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修养如何;

人和动物的不同点之一,就是:人有道德素质,有涵养,而动物凭借激素或生理反应来行为做事。而一个人的涵养高低,主要体现在他控制情绪的能力上面。《诗经》里面说:“发乎情,止乎于礼”,这句话就是对于一个人有涵养、懂礼节的最高归纳和总结!

一个人,若遇事总喜形于色,没有一点城府,不懂得自我保护,则难成大事。喜形于色的反面就是不卑不亢,即不大喜大悲,而这样的人更有涵养和修养!读书学习很简单,但是培养高情商、高涵养则较难,而这也正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关键要素。所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待喜事和怒事的态度,来判断其为人涵养高低!

请输入图片描述

★4、群行群止看识见。——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

释义:和众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解和认识是否高明。

真正的能力不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而是在于能够活学活用,能够随机应变得和众人打交道,又能合乎情理!社会上什么人都有,鱼龙混杂,所以也最锻炼人;若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识见”,是很难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的!

而“识见”在曾国藩看来,是成事的关键,他多次提到了“识”的重要性,比如他说:“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等等。所以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与众人打交道的表现,判断其是否见识高明,继而判断其是否能够成大事!

请输入图片描述

以上就是《小窗幽记》中总结的“四看”识人术口诀——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一个人,是人才还是庸才,参照这四句识人术口诀就可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