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生银行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历程

 long16 2019-01-22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成为全球金融创新的热点。而民生银行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中国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中国民生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牛新庄表示,成立22年来,科技一直助力民生银行的发展。2018年,民生银行制定了科技金融银行战略规划,未来3-5年内,将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智能银行。

民生银行科技建设历程

1996年,民生银行诞生。银行科技部开启了以网点为单位的单机作战时代,逐步实现全行柜面业务通存通兑。

2003-2006年,民生科技部迈入数字化管理时代,构建管理会计系统、CRM、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客户服务八大系统。

2007-2013年,新核心系统全面上线。民生科技成为全行第二次腾飞的核动力,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核心系统全面上线成功。

2014-2017年,民生银行启动“凤凰计划”,互联网科技交易节节攀升,分布式核心、金融云、大数据平台、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等能力全面投产。

2018年,民生银行围绕“民营企业的银行,科技金融的银行,综合服务的银行”三大核心战略启动改革转型,成立了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分布式核心金融云上线。

科技金融银行是什么样?

牛新庄认为,数字世界正在逐步趋近于真实世界,所有公司都有可能成为一家科技公司。随着新客户行为的快速改变,数字化诉求成为主流,科技金融势在必行。科技对金融的改变由浅入深、由表及理,将提高传统银行的运作效率,并减少银行的运营成本。

他指出,未来的科技金融银行会是哑铃式运营模式,中间是强大的智慧中台,利用深度学习、NLP自然语言处理、OCR光学字符识别等智能技术来解决操作岗、审批岗、流程岗等银行中一些重复性的人力操作。左右两端的一端是销售顾问和客户经理,为用户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另一边是产品风控科技数据,IT系统研发、AI设计及运行维护人员来进行大量业务产品及流程设计。

牛新庄以自身为例,民生银行每年处理的增值税普通发票达到100万多张,过去都需要人工扫描和处理。2018年推出了财务机器人,现在通过后台自动处理,大大节省运营成本。同时,利用机器人和算法模型进行引流,把发卡量从300万张提升到1300万张,利用技术力量改变运营模式。

民生科技金融银行体系建设

金融行业极为看中IT系统可用性、稳定性,这也使得金融IT架构转型尤为困难。牛新庄表示,过去IT架构是烟筒状、信息孤岛,系统分散、项目碎片化,存在大量低效系统,民生银行的目标是转型成为功能完备、体系化,支持弹性伸缩,快速调配资源,构建分布式、轻型化的灵活架构,通过数据+技术双轮驱动来支撑银行的创新和变革。

据悉,民生银行在两年前成立大数据部门,目前团队已从初期的40人扩展到近200人,利用数据来支撑营销、风控和决策等等。

在技术创新方面,民生银行正在重构整个IT架构,利用分布式、金融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人脸识别、VR/AR、物联网等八大技术,打造组件丰富、性能健壮、弹性扩展、技术领先的新技术平台,并且把前台做薄、把中台做厚、把后台坐稳,实现一切的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

分布式金融云是基础

在整个IT架构的重构过程中,分布式金融云的上线是民生科技金融银行建设的关键。牛新庄指出,传统核心架构不易扩展,成本高昂,无法应对第三方接入后的亿级客户指数增长。

为此,2018年民生银行成功把核心系统切换到分布式系统,实现了分布式数据访问、分布式事务、分布式服务框架与服务管控,分布式配置管理等,是国内第一家应用于账户体系分布式核心,第一家多活、全面云化的银行,也是第一家全面应用微服务架构的银行。 “分布式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改变传统银行的知识体系结构,实现开发、运维、需求之间高效协同的割裂,并且大大降低成本。分布式系统上线后,一个账户的成本从2.8元降为0.2元。”

此外,民生银行于18年5月成立民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践行科技金融战略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新公司民生科技将致力于为民生银行集团、金融联盟成员、中小银行、民营企业、互联网用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共同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据悉,民生科技提供零售科技场景、公司客户场景、智能运营、金融风险管理、企业内部管理、FINFECH工具等6大类解决方案。在金融产品方面,输出银行核心业务、客户管理、财富管理以及大数据相关的服务能力。

“路总是有人闯的。”牛新庄说,“技术正在前所未有地影响各个业态,而民生银行率先迈出这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