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政为什么令贾宝玉向一个坏人学习?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19-01-22

贾雨村此人可以证明是推动贾家最后被抄家的关键人物。对于这位曾经林如海推荐的官场落魄新人,贾政的印象非常好,就算明知贾雨村官场为人不咋样,依然与之相交。最终还是连累了贾家,可谓引狼入室。

【一】

贾雨村一生有三个贵人,甄士隐、林如海、贾政。就是这三人一手铺就了贾雨村的仕途。而这三人之所以愿意为贾雨村筹谋。皆在于贾雨村有才。

甄士隐与贾雨村相识微末时贾雨村还是落魄秀才。甄士隐认为贾雨村的才学必非池中之物。不但与之结交,还慷慨解囊助他进京赶考,甚至谋划为他举荐旧识。不可为不尽心尽力。虽说善举,也是结善缘做政治投资。

林如海与贾雨村相识失意。贾雨村官场新人遭逢打击,被罢了官,原文说贾雨村四处游历,其实是寻找机会伺机而动。他以进士出身甘愿为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做家庭教师,也算忍辱负重了。林如海和贾雨村都是进士出身,林如海全国第三,贾雨村最差也差不到哪里。金榜题名不过一二百人之间。先天林如海就高看贾雨村一眼。不过他为了送女儿进京珍而重之托付贾雨村,并为他图谋起复很奇怪。很有点林黛玉的安危出了问题,需要贾雨村有功名在身之人保护的意思。

林如海举荐贾雨村,贾政非常重视。不是因为林如海是妹夫,而是探花郎举荐的进士人才。贾政对读书好的人有先天好感和向往。他虽也读书,却是皇帝所赐恩科,断了他金榜题名之路,引为终身憾事。贾政与贾雨村相交,看中的也是贾雨村才气,每次贾雨村来,都让贾宝玉作陪就是重视贾雨村仕途功名成功的体现。

【二】

贾雨村为官贪鄙,徇私枉法贾政是知道的。甚至所图也就是贾雨村此点。当初他为贾雨村谋得应天府的职位起复,就是因为应天府有一个棘手的案子需要贾雨村去处理。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葫芦案。

薛蟠纵豪奴打死人后,对薛家来说可大可小。但毕竟人命关天,要说不担心也不可能。薛家做不到一手遮天,万一遇到个官场愣头青就认死理,岂不是绝了薛家这个独苗。所以一早薛姨妈就求了王子腾和贾政。应天府的父母官显然是老油条一直在打太极,对此贾王两家也无奈,没办法,只好图谋换个人去办事,贾雨村可谓适逢其会。

贾雨村一到任,轻易解决了薛蟠的官司后,第一时间写信向贾政和王子腾报信:

贾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

贾雨村徇私枉法本就是贾政和王子腾背后策划,贾雨村对此一清二楚。完成使命急忙汇报,是表功之举。从此,贾政对他另眼相待,贾雨村顺利与贾政连了宗,甘做子侄!还结交了王子腾。再次升官就是王子腾累上荐本,从应天府调到了中央。

【三】

贾雨村步步高升,与贾家的关系日益密切。人说臭味相投不假。贾雨村与贾赦,贾珍关系更好,加之加之贾政赏识,当初穷小子贾雨村很快在贾家有了兴隆街大爷的称呼,经常往来与宁荣二府。贾雨村到来,贾政都会令贾宝玉相陪,自然是想学贾雨村的仕途功名。却不想贾雨村为官为人的声名狼藉。

贾赦谋夺石呆子扇子,那么令人发指的事,贾雨村做得心安理得,贾琏都说:为了几把扇子弄的人家破人亡,也不算什么能为。连带着平儿都不屑的骂:都是那贸雨村,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平儿的意见也代表了贾琏日常对贾雨村的看法。七十二回,林之孝汇报贾雨村被降职了:

忽见林之孝走来。贾琏因问何事。林之孝说道:方才听得雨村降了,却不知因何事,只怕未必真。贾琏道:真不真,他那官儿也未必保得长。将来有事,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宁可疏远着他好。林之孝道:何尝不是,只是一时难以疏远。如今东府大爷和他更好,老爷又喜欢他,时常来往,哪个不知。贾琏道:横竖不和他谋事,也不相干。

贾政赏识贾雨村,常来常往人尽皆知。贾琏能看出担心受连累,贾政却看不出,可见其水平之一般,远不如贾琏。作为政治人物,明哲保身是关键,贾政尚且如此,何况贾家其他人!偏偏唯一认识到问题严峻的贾琏还不掌权,实在可叹。

贾琏认为横竖不与他谋事就不相干。殊不知贾雨村豺狼性格,不是不谋事就没事。贾雨村被降职,必然谋求起复,贾家那时候帮不了他什么大忙,他极可能忘恩负义踩着贾家作为进阶之路。脂砚斋批语揭示《一捧雪》伏贾家之败。《一捧雪》中关键人物忘恩负义的汤勤就是贾雨村的翻版。汤勤如何对付恩人莫怀古,贾雨村大体就会怎么对付贾政。毕竟之前他已经如此对待了甄士隐。到最后大难临头之日,贾政面对亲自引狼入室的贾雨村将情何以堪!识人不明,荣国府败于贾政之手并不冤枉。贾家最后被抄家,缺少的正是好的领路人才。贾政不是人才,是蠢才!

【文/君笺雅侃红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