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 2019 全球十大健康威胁,“疫苗犹豫”上榜

 昵称535749 2019-01-22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 2019 全球十大健康威胁,“疫苗犹豫”上榜

文化

周哲浩3 小时前


最大的威胁则是空气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公布了 2019 年全球健康面临的十大威胁。虽然只有“流感大流行”一项也出现在了 2018 年的十大威胁榜单中,但 2019 年榜单列出的威胁大多也都长期困扰着人类。

空气污染被视为最大的环境威胁。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世界十个人里有九个每天在呼吸受污染的空气。”

与流感大流行和空气污染相比,“疫苗犹豫”这个榜单上的威胁对人们而言相对陌生。所谓疫苗犹豫,指的是对接种疫苗持有抵触或者犹豫态度。这种态度使得人们在预防疾病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出现倒退。近年来一些国家的疫苗接种情况不佳,导致一些本已有效控制的疾病发病率再度上升。

其他的威胁还包括非传染性疾病、脆弱和易受损的生存环境、抗生素耐药性、埃博拉等高威胁病原体、落后的初级卫生保健、登革热和艾滋病。

2018 年的威胁也并没有散去,某种程度上,今年的埃博拉和去年“冲突中的卫生服务”说的是同一件事情。营养不良和疟疾的名字虽然没有出现在今年的威胁中,但空气污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等威胁也都和它们联系在了一起。

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

空气污染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 2019 年度最大的健康威胁。人们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导致肺部、心脏和大脑受损。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癌症、中风以及心脏大脑疾病每年会导致 700 万人的死亡。这其中 90% 的死亡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地方因工业、交通、农业以及家庭炉灶燃料产生的污染排放尤甚。

空气污染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气候变暖。在 2030-2050 年间,由气候变化引发的营养不良、疟疾等疾病预计会造成 25 万人的死亡。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去年 10 月发布了一份报告,从科学角度评估写入 2015 年《巴黎协定》的那个到本世纪末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1.5°C”的目标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该如何实现。《巴黎协定》把升温控制在 2°C 以内作为底线,同时把 1.5°C 作为一个“跳一跳争取够到”的高阶目标。

报告中的数据并不那么乐观——以目前各国根据《巴黎协定》要求制定的截止到 2030 年的减排承诺(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无论之后的承诺为何,到 2100 年的人为因素导致的升温可能达到 3-4°C。

在这之后两个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24 次缔约国会议(简称“COP24”),近 200 个缔约国就一份旨在确保《巴黎协定》原则实施的“规则书”文本达成共识。各方同意追求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不高于 2°C,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 1.5°C 的目标。今年 9 月即将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则将对加强减排作进一步决定。

非传染性疾病

以糖尿病、癌症和心脏病为代表的非传染性疾病与全球 70% 的死亡(4100 万人)相关,其中包括 1500 万年龄在 30-69 岁的人。在这 1500 万过早死亡的人中,85% 来自中低收入的国家。

五个主要因素造成了疾病的肆虐:烟草的频繁使用、缺乏身体运动、过度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空气污染。这些因素同时也会引发精神健康问题。而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精神问题往往不易被发现——在 15-19 岁青少年的死亡中,自杀已取代谋杀成为了仅次于事故的第二大原因。

流感大流行

1918 年由一种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Spanish flu)引起的传染病造成了全世界约 5 亿人感染,导致 5000 万到 1 亿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 17 亿人)。

西班牙流感。图片来自:Wiki Commons

人们一般不会把流感和极具杀伤力的疾病联系,不过数据显示,每年仍有 25 万至 50 万人因此死亡。每一年季节性流感情况不同,动物宿主也可能引发流感病毒的进一步传播,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全球性流感疫情是 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它是一种新型流感。去年 9 月,一架从迪拜飞往纽约的飞机上,多达 100 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出现了发烧、咳嗽、呕吐等症状,降落后被美国当局隔离。机上 19 人确认患病,10 人送院治疗。这 10 名患病者感染了流感

鉴于病毒的变异性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存在(一般认为野生水鸟是病毒的最大宿主),专家们一致认为,出现像 1918 年传染性强、致命性高的流感大流行只是时间问题,甚至情况会更糟糕。

只是人们不知道它具体会何时到来,又会有多严重。人们只能做一些有根据的猜测——114 个国家的 153 个公共卫生机构共同开展了全球监测和应对工作。

脆弱和易受损的生存环境

世界上 22% 的人口,也就是 16 亿人居住的地方因为灾害、饥荒、战争等长期危机以及薄弱的环境导致他们无法受到基本的健康保障。

拿备受战火摧残的叙利亚举例。超过 100 万叙利亚人民逃到黎巴嫩寻求避难,只是当他们到那里后才发现,环境依然艰辛。这导致了许多在临时搭建起来的营地中居住的难民的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半个月前在暴风雨中跌到河里溺水而亡的 8 岁叙利亚女孩。联合国难民署估计,至少 1.1 万人受到了恶劣气候的影响,超过 15 个营地完全被水卷走。

抗生素耐药性

当细菌、病毒、真菌与寄生虫等微生物产生变化,导致用于治疗的药物无法发挥疗效,就会产生“抗生素耐药性”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的现象。微生物一旦对于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时,就衍变成了“超级细菌”(super bug)。

抗生素耐药性是由于对抗生素的滥用引起的——全球抗生素人均消耗量在过去 15 年增加了 39%。而抗生素耐药性意味着许多已受到控制的传染病,如疟疾、结核病、淋病等都可能卷土重来。

每年约有 160 万人死于结核,其中部分的死亡便是由于抗生素不再有效导致的。2017 年,利福平——抗结核最有效的一线药物——对大约 60 万结核病例无效。这些患者中又有 82% 的人患的是耐多药结核病,它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这两种最为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没有反应。

埃博拉等高威胁病原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该病死亡率约为 50%,在以往疫情中出现的死亡率从 25% 到 90% 不等。就在人们以为埃博拉已经远去的时候,刚果(金)两个地区在去年爆发了埃博拉疫情,病毒在这两个地方都肆虐到了人口超过 100 万的城市,其中一处埃博拉的发生地还处于战争冲突区域,这更是让救援工作举步维艰。

埃博拉患者隔离治疗。图片来自:pixabay

落后的初级卫生保健

初级卫生保健理应能够提供全面实惠的保护,不过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一些中低收入国家缺乏资源,也可能是在过去几年对单一疾病的重视导致了对整体的忽视。

2018 年 10 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哈萨克斯坦召开了全球初级卫生保健会议,重申了 1978 年《阿斯塔纳宣言》的重要性。虽然 40 年前的《阿拉木图宣言》为初级卫生保健奠定了基础,但过去四十年的进展并不均衡。世界至少有一半人口无法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其中包括针对非传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妇幼健康、精神卫生以及性与生殖健康的卫生保健服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亨丽埃塔·福尔说:“虽然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益于儿童的健康,但每年仍有近 600 万儿童在五岁之前死亡,且其中大部分都源自可预防的原因,还有超过 1.5 亿儿童发育迟缓。”

疫苗犹豫

这种态度使得一些国家的疫苗接种情况不佳,导致一些本已有效控制的疾病发病率再度上升。麻疹病例在全球范围内上升了 30%,这背后少不了对疫苗排斥的态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8 年前十个月,欧洲确诊了 5.4 万名麻疹病患,是 2017 年全年总和的两倍,达到了 20 年来的新高。2015 年春天,在美国已绝迹多年的麻疹也重新出现,并造成了 12 年来第一例儿童死亡。

据《金融时报》的报道,在过去十年时间里美国不愿给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数量正在上升,而因为所谓的信仰原因没有接种疫苗的儿童数量增加了三分之二。除了所谓的信仰外,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现在接种疫苗带来的健康风险已经比所获得的保护效用要高,不过事实上,副作用发生的概率极低。反疫苗阴谋论也推动了犹豫的态度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疫苗是“最划算”的疾病防控方法之一,目前每年可预防 200 万至 300 万例死亡。如果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还可额外避免 150 万人死亡。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此病毒经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登革热常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虽然早期的治疗可以将登革热病的死亡率控制在 1% 以下,但是近几十年全球登革热发病率大幅度增长。登革热在孟加拉国 2018 年造成的死亡人数创下了该国近 20 年的新高。它还逐渐在向温和气候的地带转移,目前 40% 的世界人口面临登革热的危险。

艾滋病

虽然对艾滋的研究不断取得成果,2018 年,日本科学家找到了灭活 HIV 病毒方法,这一年也有多款抗 HIV 的药物上市,但是人们依然饱受艾滋病的威胁,每年约有 100 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病症。目前全世界共有 3700 万艾滋病毒感染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