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南是我国现代中医皮外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中西医结合的积极倡导者。20世纪50年代赵炳南老中医在我院工作期间传承用古方颠倒散外涂治疗痤疮的方法。1989年以来,我们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将颠倒散用于痤疮、酒渣鼻和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深受患者好评。现将我院使用颠倒散痤疮面膜治疗方法和药物配制方法介绍如下,并将赵炳南老中医50年代以来在我院工作临诊期间的珍贵学术资料,包括简易手刻本、线装手刻本以及医院继承人所编辑的书籍原件图片首次展示和分析如下。 1颠倒散配制与使用方法 1.1 配方组成 大黄、硫磺各15g,共研成粉末、石灰水200ml; 1.2 配制方法 先将石灰和清水混和,澄清后取中间水200ml,再将大黄、硫磺粉末倒入石灰水中混备用; 1.3 功效 1.4 使用方法 用上清液患部湿敷。或在做面膜之前涂于局部。 2颠倒散治疗操作程序 本操作程序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脂溢性皮炎无粉刺者即无需进行粉刺处理,就可以进入下一环节。 2.1 清洗面部 洗面奶适量,施术者有双手2~3指,由内向外,由下向上打圈清洗皮肤,温水清洗,脱脂纱布搽净。 2.2 皮疹无菌消毒 治疗前后均用75%乙醇消毒,感染较重的结节,治疗后也可以用碘酒消毒,以加强消毒作用。 2.3 清洗 用一层脱脂纱布,浸上颠倒散上清液20min后将纱布去除,无需清洗,直接选择进行下一操作程序。 2.4 粉刺的处理 粉刺针直刺向粉刺中心,在用粉刺针另一端环形不锈钢边缘45度角向内下方适度用力将粉刺从环中排除。 2.5 脓疱的处理 粉刺针直刺向脓疱中心,在用粉刺针另一端环形不锈钢边缘45度角向内下方适度用力将脓液从脓丘疹中排除。如脓疱较浅表,面积较大者,要注意尽量保留表皮,不要将表皮去除,尽量避免愈后留有瘢痕。 2.6 脓疱的处理 颠倒散石膏面膜:先用卫生纸盖住眼部和面部以外四周,再将医用生石膏或专用生石膏调成糊状涂抹于面部,露出眼鼻孔和口唇。约15min左右,待石膏干燥发热之后将石膏小心的从面部接下来。当石膏从面部揭下来时,同时也将毛孔中的浅表微小粉刺一起拔出。 2.7 脓疱的处理 软膜与中药湿敷:皮肤表面有轻微破损者即不适宜用石膏硬膜,可以选用中药湿敷后用海藻软膜治疗15~30min。 2.8 清洗面部 方法同术前。注意皮肤有破损者,待面部清洗结束之后还需要用碘伏消毒一次。 2.9 其他特殊皮疹西药配合处理 (1)囊肿的处理 用8号注射针头将囊肿内容物抽出,并用皮质激素+庆大霉素+利多卡因囊肿内注射,2周一次。注意,有的囊肿的囊腔如蜂窝状,治疗时要用针头多方向反复穿刺排脓或抽脓。有时囊腔中不是脓液而是破裂的小血管所致的血性囊腔,治疗时将血液抽出,同时在前面的药剂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并适当加压数分钟止血。注意保留表皮,防止表皮出现瘢痕。 (2)瘢痕的处理 痤疮瘢痕的处理,主要针对突出皮肤表面的瘢痕或瘢痕疙瘩治疗,药物用皮质类固醇加利多卡因,如确炎松注射液:利多卡因,1:1局部注射,注射要点,药物注射至瘢痕下,贴近瘢痕注射。不可以注射太深,也不好注入瘢痕内部。前者药物作用时间太短,后者注射困难而且疼痛明显。 2.10 疗程 1周治疗1次,1个月一疗程。 3痤疮的日常护理 3.1 清洁 痤疮由于毛囊皮脂腺开口的阻塞,因此,平时要求多清洗局部皮肤,可以使用含有硫磺等清洁剂清洁局部皮肤,洗面奶可作为日常皮肤护理长期使用。 3.2 保湿化妆品 痤疮为油脂增多和毛孔阻塞的皮肤病,一般要避免使用阻塞皮肤毛孔的膏霜制剂,但是,由于皮肤炎症明显,有时表面会出现干燥和少量油性脱屑,这时同时加用少量保湿露。 3.3 防晒化妆品 痤疮本身无需特别防晒,但是,有些女性患者,特别是外出旅游时需要使用防晒剂,此时,我们要求先正常涂用痤疮外用药物,之后,在最外层加用防晒化妆品。 4小结 颠倒散为我国名老中医赵炳南用于痤疮、酒渣鼻和脂溢性皮炎治疗的常用中药制剂,并在我院传承使用近60年。20世纪80年代我们将颠倒散基本处方用于痤疮,酒渣鼻和面部脂溢性皮炎治疗,效果非常满意,2011年仅痤疮治疗一项治疗量达到11000多台次/年。本资料还提供了我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成立时间在1953年前(赵炳南老中医受聘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的时间是1953年),中医科成立的时间是1954年。《皮肤病中医治疗手册》1958年就开始编写,其编写资料来源于赵炳南就医口传和简装手刻本,该《手册》1963年就编写完成,直到1971年才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协助印刷,其原因耐人寻味。赵炳南老中医是我国现代中医皮外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中西医结合的积极倡导者,他的珍贵原始学术版本的展示为我们研究赵炳南的学术思想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670325763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5.中医临床的经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