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投资智慧》第60回 1、只有简单,你才可以坚持,才可以传承,才好执行。 2、行情怎么看?高手的回答:向右走,用眼睛看。 3、真正的高手都是很精微的一些东西。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细节决定成败。 注解: 1、看到简单这个词,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想到它的相反面——复杂。凡事没有好坏,只有选择。简单有简单的好处,当然也有简单的弊端,复杂也一样。简单的好处一目了然,那就是容易做到,甚至容易到很多人都会不屑,那有什么用?这也道出了简单的弊端,简单的弊端就是把握的机会少了,一次性收获的利益少了,慢了,尤其是在交易上,更能体现出这个问题来。但是,很多人就仅仅把思维停留在这里了,没有去深入追究——成功在于坚持,在于持续不断的坚持去做一件事,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时候,才能引起质的变化。长期坚持做同一件事情,只要用心,一定能做出深意出来,即使不是用心,迫于枯燥无味的压力,也要有些变化出来,只要能明白坚持的意义和价值,不要半途而废就好。只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稳定赚钱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总想着求新求变,结果创新就变成了创伤。 相反,复杂呢,当下机会把握的多,来的快,短期容易见效,但是,缺点呢,不容易聚焦,不容易坚持。不容易坚持的原因其实就在于不能够聚焦。开了很多个口子,貌似每个口子里都有宝藏无数,都进行过可行性论证,可是,这又停留在了表面。《道德经》讲的很清楚:“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每多开一个口子,就相当于增加一层难度,不容易拿到真正的成果啊。 用在交易上,最贴切的就是我们对于技术工具、方法和技术指标的选择了。还是简单、深入、坚持为要,多易必多难。 2、很多人看到这话,可能就会生气:这算什么高手?可这就是高手的回答。同样《道德经》讲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闻道。”那最优秀的人士,学到了智慧,明白了道理,是勤勤恳恳去做的,一刻也不敢停息。中等人士听到了道理,将信将疑,有时信有时不信,有时做做看,有时又不做,做不到始终如一,做不到虔诚的相信。那下等人士听到了道理,是会嘲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站在山顶的人,和站在山脚下的人,相互看起来同样的渺小。如果你还没有达到被别人耻笑的地步,说明你所坚持和认定的道理还不那么"出乎其类、拨乎其粹“的正确!这也是相互比较,相互借鉴的价值。 对于闻道、学习这件事,《论语》早就说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重要的是要去做,要信。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照着做,指导自己的实践,今天的人学习,尤其是学习这些传统的文化、智慧,更多的是为了“见之于人”,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加自己的广闻博见,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厉害,实在是本末倒置了。 对于行情怎么看的问题,言外之意就是行情能不能预测,这都不是问题。行情可以预测,但是不可以精准预测。如果只是大致的预测,那没什么实际在操作上的指导意义,不预测也罢。既然谁都做不到精准预测,那又预测它干嘛?与其把焦点分散在无意义的预测上,不如把焦点和精力收回来,放在如何细致的制定应对策略上来。行情不可精准预测,对策重于预测。如果你还没有踏上“不预测行情”这个台阶,那说明离交易之门还远着呢。 3、最难的其实就是细节之处,被我们忽略最多的也是细节之处,被我们不屑的其实还是这细节之处。深究起来,很多人不是不屑于细节,而是在逃避细节,因为很难做到。对于不具备细致品质的人来讲,要勉不及,要多往细致方面要求。对于另外一些人,则不能这样强调,因为细致过了头,也是有害的。 比细致还难的叫“恰到好处”,叫“中庸”,中庸不是平庸,是完美到极致,是丝毫不差的至善至美。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在交易中,实在是不够细致,所以我们才强调要细致。 巴菲特说:”一个在小事情上无法节制的人,同样在大事情上无法节制。”最难的就是一个人在日用伦常这些小事上的表现,这是反应一个人品质最骗不了人的地方,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要修也要从这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处来修养自己严谨、认真的品性。 著名的礼仪专家金正昆先生,可谓一语中的: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细节决定成败。正好印证了《道德经》说的“为大于其细”,以及汪中求先生所强调的“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认识的深刻,思维的细腻、品质的严谨,外化的结果就表现在礼仪上,表现在日用常行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同样,这些小事反过来就可以作为我们的镜子,作为我们调整自己内在认识、思维和品质的落脚点,从说话、做事上来修炼自己的品质。 道不远人,生活就是最大的投资。 |
|
来自: neibing > 《知行合一投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