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南山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泰州老城东南。北宋治平元年(1064)改名“资福禅院”;政和七年(1117)改设道观“神霄玉清万寿宫”。南宋建炎元年(1127)复为“资福禅寺”。淳熙十年(1183)寺毁;绍熙年间僧绍信、觉妙重建;清道光时称南山教寺。
东南角恢复的文峰塔

文峰塔

南山寺中轴线自南向北上依次是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殿、藏经楼。
南山寺坐北面南,山门内正在塑神像,看样子是天王殿。

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


大雄宝殿(圆通宝殿)

原大雄宝殿现称“圆通宝殿”为庑殿重檐,楠木金柱,内外柱等高,脊桁下用叉手,建筑技法为元代以前常见手法,斗拱为明式做法,天花上用草栿作,梁枋上彩绘二龙戏珠和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以及动、植物图案。

圆通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间,瓦当、滴水上饰有龙凤图案。整体属明中期风格,屋面则继承了唐代的建筑手法。一九五七年,南山寺大雄宝殿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为庑殿重檐的屋顶建筑,类同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山东岱庙,是中国古建筑史上至高等级的屋面式样,一般用于皇宫的主要建筑,以示尊崇或隆重。在江苏的寺庙建筑中,只有苏州的文庙和泰州南山寺是这种形式的古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