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创作与脑电波之我见(贺兰吹雪)

 文冠厚朴 2019-01-22

温馨提示

a

我们知道,诗词创作是一件需要高度专注力和丰富想象力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整个过程既需要专注力的高度集中,也需要放松力和想象力的积极参与,这就必然要求创作者具备恰当和合理运用脑电波的能力。

诗词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当然是精心构思、潜心思索和旁搜博寻的过程,正如中国古代文论学家陆机在《文论》中所描述的那样: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

文思到来,如日初升,开始朦胧,逐渐鲜明。此时物象,清晰互涌。子史精华,奔注如倾。六艺辞采,荟萃笔锋。驰骋想象,上下翻腾。忽而漂浮天池之上,忽而潜入地泉之中。有是吐辞艰涩,如衔钩之鱼从渊钓出;有时出语轻快,似中箭之鸟坠于高空。博取百代未述之意,广采千载不用之辞。前人已用辞意,如早晨绽开的花朵谢而去之;前人未用辞意,象傍晚含苞的蓓蕾启而开之。整个构思过程,想象贯穿始终。片刻之间通观古今,眨眼之时天下巡行。

个人认为,陆机在《文论》中描绘的诗词创作的这一初始阶段,便是恰当和合理运用脑电波中集中意念β(14-30Hz)波的过程,当然其中也有运用充满灵感的α(8-13Hz)波的参与运用。这个过程相当于禅宗所谓“渐修”阶段。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大师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是这样论述的: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又说: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也就是说,初始创作能否取得好的立意构思,关键要在“贵在虚静。”“秉心养术”,好的立意取决于如何使得自己的专注力进入一个高度集中的虚静状态,也就是将自己脑电波中β(14-30Hz)波的凝神集中调整到一个最佳运用状态

当然,我们在具体的诗词创作过程中,并不是集中了专注力就一定能写出好的诗句。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经过我们集中专注力的苦思冥想,我们得到一个好的立意,但无法找到一个最准确妥帖的语言方式将这个立意表达出来,这就是初学者经常遇到的遣词不能达意的问题。即便是高手作诗,也常常会遇到这个问题。正如晚清四大家的况周颐在他的《蕙风词话》卷一中所描述的那样:

吾苍茫独立于寂寞之区,忽有匪夷所思之念,自沈冥杳蔼中来。吾于是乎有词。泊吾词成,则于顷者之一念若相属若不相属也。而此一念,方绵渺引演于吾词之外,而吾词不能殚陈,斯为不尽之妙。非有意为是不尽,如书家所云无垂不缩,无往不复也。

个人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遇到的这个创作“瓶颈”是需要作者进入“妙悟”这个新境界才能有所突破和升华的。这大概就是宋代文学批评学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观点: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对于这种诗词写作中的“妙悟”境界,严羽下面还有一段著名的精彩发挥: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但是,对于运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打破“遣词不能达意”的窘境、进入豁然开朗的“妙悟”之境,他并没有做深入阐释。而宋代大诗人陆游也只是告诉我们:“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意思是说,这种突然获得的创作灵感只存在偶然之中。况周颐甚至认为这种状态“或一月至焉。而对于有的人甚至终生可遇而不可求。

人静帘垂,灯昏人暗。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和答。据梧冥坐,湛怀息机。每一念起,辄设理想排遗之。乃至万物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斯时若有无端哀怨怅触于万不得已;即而察之,一切景象全失,唯有小窗虚幌、笔床砚匣,一一在吾目前。此词境也。三十年前,或一月至焉。今不可复得矣。(《蕙风词话》卷一)

通过本人的学习思考,我认为,诗词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妙悟阶段,是需要恰当运用充满灵感和想象力、放松力的脑电波α(8-13Hz)波来实现的。这个过程很玄,很难用语言去解释清楚,只能靠创作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妙悟,相当于禅宗所谓“顿悟”的过程。最后我们引用况周颐和《蕙风词话》卷一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

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非可强为,亦无庸强求,视吾心之酝酿如何耳。吾心为主,而书卷其辅也。书卷多,吾言犹易出也。

提高你的专注力和放松力——21天健脑训练课程正在报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