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线上消费投诉猛增不能止于约谈

 视界之眼 2019-01-22

近日,针对“双十一” “双十二”期间线上消费投诉举报热点情况,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多家电商企业。从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受理情况看,截至2018年12月24日,43032名消费者共提交“双十一” “双十二”期间线上消费投诉举报124981件,共涉及企业49023家,较2017年同期增加了77.7%。

针对 “先涨价后打折”“预付费交费容易退费难”“线上线下同款产品质量不一”等问题,有关部门对电商平台进行约谈。希望以此为契机,电商平台建立完善首问和赔偿先付、消费纠纷和解等制度,积极妥善处理消费纠纷,尽快解决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履行合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商平台企业,要切实承担起平台主体责任、畅通维权渠道,加强对入驻平台经营者及商品的管理和审核,积极维护节日期间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但只是约谈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如何从机制上认真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使电商更加规范依法运作。

电子商务法已正式开始实施,该法对消费者在网上消费遇到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例如,消费者在网购买到假货电商负全责,最高罚款200万;店家刷好评被禁止、删差评最高罚50万;电子支付出现错误,服务提供者承担赔偿责任;平台不得将搭售产品作默认选项,否则面临最高罚款50万等,另外,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定,“网上销售商品有价格欺诈行为,诱使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即使该商品质量合格,消费者有权请求销售者‘退一赔三’和保底赔偿”。有关部门对先涨后降、销售假货等问题,必须按照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规定,让其对消费者进行必要的赔偿。对违法违规经营的电商和平台进行严肃处罚,才能使平台加强对电商的监管,防止各种问题的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