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县为啥还叫“共城”?看完满满的都是自豪感!

 智者美鉴 2019-01-22
     辉县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名字也是一改再改,“共城”二字却是最深入人心的一个名字。辉县也有许多企业、建筑等以“共”字命名,这“共城”到底有何来历,它又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意义呢?

辉县远古时期即为共工氏部族聚居之地,现存市区内的共城遗址曾是周代共国都城,地以人传,久而久之此地便被称为“共地”。西周初年,周王室分封71诸侯国,共地为姬姓诸侯国,名为“共国”,共国的都城也就被称为“共城”。

共城遗址据考证已有两千九百年左右,曾经的城墙十分高大坚固,为粘土分层夯筑。现在看来,北面城墙现存还相对完好,长度约有八百米左右,其它几面损坏严重。现存高度大约有五六米,部分墙基宽度达竟四十米,十分的厚重,形成一片高出周围地面的台地。

一段古城墙传递下来的不光是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具有不寻常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共伯和代行王政之前,中国历史处于传说时代,其时间脉络、重大事件、帝王更替都是一个模糊概念,准确性非常差。现在所知道的共伯和代行王政之前的历史,大都是通过文物考古证实的,没有文献依据。而从共伯和代行王政的公元前841年开始,史官开始见天每日记载皇家的活动,使中国从此脉络清晰。因此,共伯和代行王政,至今依然意义重大。

其次,共伯和之前,王位的产生经过了几个阶段。先是在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由原部落联盟首领提出、各部落首领同意产生,这种政治制度叫禅让制。到了夏朝,禹的儿子启废除了禅让制,变成了王位世袭制

     一直到周代,厉王被逐后,共伯和由各国诸候直接选举来代行王政,这种有别于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王位产生制度,叫共和制,它与我国的名字息息相关!

再次,共城遗址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美德。以推算当时全部城墙的长、宽、高计算,共用挖士和夯土量约250万立方米。在当时,虽有青铜工具,但大量使用的仍然是木制和石制工具。据测算,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每天有成万人参加筑城,也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实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现存的城墙中,夯土层层次分明、均衡匀称,密集的夯杵窝痕有着很高的强度,既防潮又坚固。这种夯土技术是我们祖先的杰出创造,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通过筑城而显现。从而又证明了辉县人民不仅现在干得好,而且历史上就干得好。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为何辉县人会对“共城”二字有如此深的感情!过去的共工城遗址历经战乱,千疮百孔,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遗址水土遭受很大损害。2006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前,经国家、省、市文物部门批准安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城城址保护展示工程——保护墙与保护标志牌、说明牌在市区文昌路中段落成,“共工城”文物遗址对世人展露新的风采。

共城不光是一个称呼

更是一种“符号”

这也是这个名字不被人遗忘的原因

保护共城,是每一个辉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