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能激起人最原始的征服欲,很多人登山爱好者都把登上珠峰当成毕生的目标。 但珠峰的危险程度远超人的想象,它是座能“杀人”的露天坟场。(以下有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 在珠峰南坡海拔5000米左右,有着一大群青石块做成的百人墓碑,警示着后来的挑战者,珠峰可没那么容易登上去。 6400米,恐怖冰川(昆布冰川)是危险的开始,冰块间的缝隙没几天就会改变,普通人迷了路或者掉下去,连尸首都找不到,更别提能活着爬上来了。 而8000米以上的珠峰,才是真正的死亡地带 这里的氧气含量只有普通地区的30%,雪崩,冻伤,或者体力不支坠落,都是随时会发生的。 到了这种高海拔地区,专业能力再强的登山者也要小心,因为哪怕是身上穿的羽绒服拉链坏了,都会有生命危险。 从1953年开始到现在,已知名字的遇难者就有300多人。 其中的很多人就这样永远的留在了珠峰上,他们的尸体有的早就消失不见了,而更多的则成为了引导后来登山者的“路标”。 大家给这些尸体“路标”取了代号,其中最著名的是“绿靴子”Tsewang Paljor。 他遇难的地点在珠峰的东北路线上,这里是一处背风良好的洞穴,是每个北坡登山者的必经之地。 路过的人都能看到安睡的Tsewang Paljor,他穿着一身鲜艳的衣服,还有一双绿色的靴子,因此而得名。侧卧在石壁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个活生生的人,可实际上他已经去世了20多年。 (图源于维基百科) 现在“绿靴子”这个称呼已经不仅仅代表着Tsewang Paljor,还成为了他所躲藏洞穴的代称。 因为“绿靴子”的地理位置良好,这里也成了大家休息的地方,登山者在这里换过装备补给后又重新出发,有时如果雪层很薄,有些人还得从Tsewang Paljor的腿上迈过去。 其实Tsewang Paljor是1996年登上珠峰的印度警察队中的一员。 (图源于维基百科) 当时,其他的队员都因为天气、时间原因下山了,但他和其他两位队员,坚持登上峰顶,结果遇上了长达20多个小时的暴风雪,最终遇难。 Tsewang Paljor的家人一直以为他只是在登峰的过程中失踪了,在2011年,他的哥哥帕勒折看到了网上“绿靴子”的照片。 他很震惊,根本不敢让家人知道Tsewang Paljor的尸体成为珠峰“路标”这件事。 在2016年5月13号的一天,英国登山者戴维·夏普因为体力不支,在“绿靴子”附近露营的时候睡着了,这次他再也没能站起来。 其实夏普在大学期间已经是登山俱乐部的成员了,身体素质很好,心理调节能力也很强,在珠峰大本营里被大家称做全队的幽默担当,本不应该这么容易遇难。 (图源于维基百科) 在夏普死亡的当天晚上,起码有40多个人路过,可很多人都认为夏普只是一个冻僵了的尸体,或是一个正在休息的人。 也许有人意识到了,夏普是一个缺乏补给处于危险的登山者,但没有人为了帮他停下来。 他们不想放弃登顶的念头,而且救了一个人,就代表少了一个人的氧气和资源,他们的危险又多了一分,所以那么多人经过奄奄一息的夏普,却都只是路过。 难怪很多人都说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人性、情感荡然无存,在环境这么恶劣,带的装备又少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把圣母心扔得远远的。 不过也有温情的时候,但珠峰上的温情却带着残酷,这就要从另一座著名的路标“睡美人”说起了。 她的名字叫弗朗西斯·阿森提夫,在1996年成为第一个不带氧气登珠峰的美国女性。 但她在登顶下山的途中跟丈夫走散了,因为没带氧气瓶、体力不支,倒在了离珠峰200多米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弗朗西斯遇到了乌兹别克的登山队,她这个时候还活着,但是因为缺氧和冻伤没法移动,她陷入了幻觉状态,一直说着“不要丢下我”。 乌兹别克队的登山者一直在用氧气瓶给她吸氧,直到把队里所有氧气耗光才被迫离开。 巧合的是,当这些乌兹别克登山队的队员下山时,遇到了带着氧气和药品,来救弗朗西斯的丈夫谢尔盖。 但这时双方都不认识,硬生生地错过了合力救援的最佳时间。 十几个小时后,又有一伙由英国人Lan Woodall带队的登山队发现了弗朗西斯。 他们放弃登顶想帮助弗朗西斯离开,但这儿的条件实在太恶劣了,地形条件复杂,天儿特别冷,几个人花了一个多小时也没什么用。 这个时候,Lan几个人发现了谢尔盖的冰斧和绳索,但就是找不到人在哪,最后也是因为氧气、体力原因返回了营地。 直到一年之后,谢尔盖的尸体才在低一点的位置被人发现。 大家这才知道,谢尔盖在拯救妻子的过程中,坠落在离Lan几人不远的地方,这对夫妇就这样错失了几次活下去的机会,双双遇难了。 后来,Lan在2007年返回原地,把“睡美人”弗朗西斯安葬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她长达10年的“路标”经历才结束。 在珠峰,这样的“路标”太多了。 “德国女人”Hannelore Schmatz,是第一个在珠峰去世的女性登山者。 当时是1979年,Hannelore在登山的过程中筋疲力尽,不顾夏尔巴向导的劝阻,非要在当地露营,于是在晚上的严寒和风暴中逝世了。 她临死之前正靠着自己的背包休息,遗体被发现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这种惊悚的姿势。 而她离想要去的补给营地,仅仅只有100米的距离。 (图源于维基百科) 还有在1924年去世的传奇登山家乔治·马洛里,记者问他为什么非要登上珠峰,他说出了那句让无数探险者热血的话:“因为山就在那里!” 还有来自斯洛文尼亚的登山者,他在2005年死在下山的途中,这里离峰顶仅仅100米。 登珠峰的人,都在用生命做代价,每个登山者事前都写好了遗书,做好了把遗体丢在峰顶的准备。 有人想过把这些遗体带下来,但实在是太难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珠峰的天气也没个定数,上一秒还是挂着太阳的大晴天,下一秒可能暴风雪就来了。 这些搜救尸体“路标”的行动,注定是绝望而危险的。 (图源于Dawa Finjhok Sherpa,Seven Summit Treks) 已经有过搜救人员在解救尸体时遇难的经历,为了一具尸体而搭上好几个人,这样的危险好像太不值得。 但就算珠峰上布满危险,很多前人有去无还,也仍然有一些人,想要去征服、去体验。 但大自然存在的意义,一定不是用来征服的,时刻怀揣敬畏之心才好。 (本文信息源于维基百科、《户外探险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