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拉河峡谷大桥

 洮阳浪子鸿都客 2019-01-22

我们来到黑山共和国的第一站就是参观塔拉河峡谷大桥。

塔拉河大峡谷,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峡谷,雄奇、险峻,在黑山境内有80公里。最主要的是,这里有著名的塔拉河峡谷大桥。这座大桥于1938年至1940年间修建,在其完工之时,为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曾风靡中国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就是在此拍摄的。这部影片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敌我双方为守桥和炸桥而引发的惊心动魄斗争。游击队派富有作战经验和指挥能力的代号为“老虎”的指挥员负责炸桥任务,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大桥的设计者——一位工程师,经过惊险曲折的斗争,多名游击队员前仆后继地牺牲,最终由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同时与其同归于尽。这部电影真实的故事背景是,1942年,德国法西斯第三次进攻南斯拉夫,游击队奉反法西斯最高司令部命令,3位英雄同心协力,炸毁德军重兵把守的大桥,给敌人以致命打击,同时也为国捐躯,长眠于此。大桥于1946年重建,至今仍在使用。

桥头的一侧,有一座前南斯拉夫电影《桥》中游击队长“老虎”原型的雕像。碑文上写着:“这座纪念碑是博日达尔·祖季奇的母亲玛丽亚为其所建。博日达尔·祖季奇,南斯拉夫中尉,生于1915年 1941牺牲。” 身着戎装的半身雕像下面是这位母亲写给自己儿子的诗,她为儿子在保卫大桥的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而感到骄傲。诗的中文大意为:你是整个民族的英雄,这座桥、这条河会一直记住你的名字。

桥头另一侧还有一座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的纪念碑,他参与了1942年的炸桥行动。游击队员就是在工程师的指点下,把炸药放在桥梁最薄弱的位置,才成功把桥炸毁。但事实上工程师并没有像电影中所讲述的那样,在爆炸中牺牲。大桥炸毁两个月后,德国人得知工程师参与了炸桥行动,将他逮捕并杀害在桥头。

塔拉河峡谷大桥大桥非常壮观,长366米,主桥拱114米,桥距离河面149米,凌空出世,天堑通途。

站在桥头,成为一代人记忆的电影《桥》中的著名插曲——《啊!朋友,再见!》的旋律在耳边回响。来到此地,重忆当年岁月,凭吊二战反法西斯的英烈们。因为他们的壮举,大桥更具宏伟之势。

步行走过大桥,天空白云悠悠,两岸绝壁悬崖;鸟瞰桥下,河水流势凶猛;环望四周,青山下的小村庄星星点点。塔拉河谷的青山、绿水、白云、大桥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