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定风波.十分春色我三分 久抱清怀性更真,门前花叶各为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 临江仙.问讯枝头风解意 问讯枝头风解意,几时春色均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临江仙.春送残香何处去 春送残香何处去,枝枝叶叶濛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鹧鸪天.满目梨花开作诗 小院无声又入痴,此间故事寄谁知。 《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定风波.三江素月照归途 滴答长宵一字无,谁人解语落花书。 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离亭燕.风把柳眉吹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又《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蝶恋花.生如夏花谁可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临江仙.落白千山沉醉
芒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鹧鸪天.直把诗笺种月光 何处云山可久长,横塘立尽晓风凉。 《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又,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清平乐.散花随意成词 琴身缓缓,落入江南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鹧鸪天.却问无情为那桩 墨色无端送冷香,青山十里渐苍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临江仙.去似烟云来似梦 去似烟云来似梦,浮生倒影千重。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临江仙.立尽芳华天色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卜算子.花耶人耶 去岁薄情花,今日多情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临江仙.坐看云舟撑一苇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临江仙.凉月下诗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鹧鸪天.只向苍天说寂寥 安得浮生块垒浇,不将沉郁寄儿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定风波.莫教明月乱翻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临江仙.句到老来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浣溪沙.闭门不见即深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定风波.浮生只为一人书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
|
来自: WENxinHANmo > 《一表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