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新药涌现,新组合、新方案、新顺序,为晚期结直肠癌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如何选择最优的治疗策略,使患者最大获益,值得再做思考。肠癌年终盘点第三集,专家为您条分缕析。文末免费幻灯片下载! 盘点视听盛宴 盘点精要 1. CheckMate-142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治疗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无论总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还是总生存期(OS),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而IMblaze-370研究中cobimetinib联合atezolizumab治疗微卫星稳定(MSS)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却劣于瑞戈非尼。同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却如冰火两重天,究其原因,MSI-H是重要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对于MSS的肠癌患者,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探索。 2. 2018年11月,国产新药呋喹替尼上市。FRESCO研究中,该药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优于安慰剂,成为后线治疗新标准。 3. TRIBE- 2研究中,FOLFOXIRI(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三药一线治疗进展后继续应用FOLFOXIRI三药,优于FOLFOX(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双药治疗进展后换用FOLFIRI(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姑息一线治疗三药化疗PK两药化疗依然完胜。临床医生曾经质疑,一线使用FOLFOXIRI方案这三种基本药物都用尽的情况下,疾病进展后二线是否还有药可用,TRIBE- 2证明,FOLFOXIRI二线再挑战依然成功。既往有研究显示,对于晚期肠癌患者,其有机会接受到的药物治疗种类越多,生存结果就越好。这或许也解释了TRIBE-2研究中三药再次挑战成功的原因。 4. Valentino研究中,RAS野生型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在8个疗程的FOLFOX+帕尼单抗诱导治疗后,随机接受帕尼单抗单药或帕尼单抗+氟尿嘧啶维持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维持治疗优于帕尼单抗单药维持。 5. AXEPT研究中,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mXELIRI)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不劣于FOLFIRI,改良XELIRI成为二线治疗新选择。 6. REVERCE研究中,既往接受FOLFOXIRI失败的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二线使用瑞戈非尼进展后再用西妥昔单抗,无论PFS还是OS都优于二线使用西妥昔单抗进展后再用瑞戈非尼。既往的多项研究都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一旦停用,很容易引起疾病反弹,所以支持抗血管生成药物跨线应用。REVERCE研究中的患者一线治疗中绝大多数都接受了贝伐珠单抗治疗(两组中使用率分别为96%和98%),二线换用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抗血管生成治疗应持续,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REVERCE研究的结果。靶向药物的治疗顺序需要合理布局。 学术要点再回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