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人“气象”发明领先西方上千年!据说古代也有“霾”?

 nusa_li 2019-01-22


 

 


 

 




不管现在怎么科技发达,终究脱离不了曾经古人脑洞大开为我们铺好的路。

其实原版智慧在下面▼


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黄帝时代,就设有专人从事气候观测。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帝尧时代,还设立了专门掌管天文和气象的官职(我国古代天气和气象是一起的),这一官职历代相沿。

到清朝时称为“钦天监监正”,是掌管天文、气象的最高政府官员。因此他们便成为了当时的“气象播报员”。




古代预测天气的专业器具-比其他国家早一千年




-  浑仪  -

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





浑仪是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在古代,'浑'字含有圆球的意义。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出现在天上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

因此,把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





-  相风铜乌  -

古代来指示风向的用来指示风向的风信器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相风铜鸟,即在空旷的地上立一根五丈高的杆子,杆子上装一只可灵活转动的铜鸟,依据铜鸟的转动方向便可确定风向。

欧洲屋顶上的候风鸡,到十二世纪寸始见记载,要比张衡候风铜乌的记载晚一千年。






-  赤道日晷  -

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日晷本义是指日影,是使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设备,主要由一根投射太阳阴影的指标、承受指标投影的投影面 (即晷面) 和晷面上的刻度线组成。

日晷可以设计在任何物体的表面上,让固定的指针产生阴影来测量时间。






古代探究气象的重要人物-一直引领全球进步



钦天监是一个政府部门,秦汉时期就已设立,具有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职能,类似于今天的气象局。明清时期,开始有西洋传教士在钦天监任职。

以下人物是曾经为气象天气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中国古人的发明创造领先西方上千年!




姜太公,周代开国功臣,是传说史之后有文献可考的第一个军事气象大家。他创造了三十节气系统,即太公古法,流行于姜姓齐、薛等国,为二十四节气系统形成起到先导作用。







管仲,法家代表人物,他把气象知识应用于土地开发、农业抗灾,所制定旱涝指标,规定旱涝等级和减税比例是世界最早的。著《管子》,书中有大量气象、天文、历法、农业等科学知识,在科学史上弥足珍贵







王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著《论衡》。书中不少篇章专门论述气象和自然灾害问题,对大气现象、天气气候成因,特别是对雷电风云的成因作了理论探讨,认为'气'是自然界原始物质的基础,自然风雨都因气而生。在当时世界科学水平上是很先进的理论成果。







李淳风,杰出的天文学家,著《乙巳占·候风法》,记载了对测风环境的要求和不同情况下测风工具的选择及具体方法,在世界上最早认识并具体规定安装测风仪器需要注意的高度和环境,以保证其代表性。他还划分了0-11级风力等级,比英国人海军中校费朗西斯·蒲福1805年拟定的蒲福风力等级早1160年。








沈括,北宋翰林学士,他善于思考气象问题,预测天气演变,对虹霓、蜃气等大气光象作了科学解释。他在气象方面的贡献主要是研究气候变迁,用南北各地古生动植物化石说明沧海桑田的地理变化,推断古气候变迁是世界最早的








秦九韶,南宋数学家,著《数书九章》,书中所述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竹器验雪等降水量测量和计算问题,他用'平地得雨之数'量度雨水,是世界最早为雨量测定奠定科学理论基础的科学家。



可曾想过,原来我国天文气象学领域一直走在世界最前端,引领世界发展!








古代预测天气的原理根据



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将世界万物分为阴、阳两种状态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种形式,依照阴阳五行的转化规律进行天气预测。我国出土的甲骨文上已经有风、雨、雪、云、虹、雷等天气现象,还利用占卜来预测天气信息,说明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认识到天气对农牧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记载天气现象的甲骨文



动物的感觉系统相当敏锐,古人已经懂得根据动物的行为表现来预测天气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先贤制定的一种指导农事的历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基本形成,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等等。



古人还根据云层的薄厚、颜色总结出了一系列天气和气象谚语,如“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还可以根据风来预测天气,“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它说明不同的风会带来冷暖干湿不同的天气。




羽葆测风器(古代原始的测风器)




当然,古人预测天气大多还是靠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准确率相对较低,但这却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其中许多天气的预测方法对我们今天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据考究,当下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气象问题“霾”,并非近些年的定义,而是早在历史上就已有“霾”的相关记载。以下内容较多,可简要阅读~)



目前对“霾”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元朝。

据《元史》记载:元天历二年(1329年)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降雪,春天又少雨水,天气异常干燥,导致“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

至元六年(1340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由此可见,元代史籍中所记述大都城的这两次“霾灾”,持续时间较长,能见度很低。



到了明代,有关“霾灾”的记载逐渐增多。

明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明宪宗实录》记载:“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

弘治十年(1497年),礼部奏:“京师去冬恒燠无雪……今春狂风阴霾”。“西直门外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官军半掩城门,以遮霾尘。

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师风霾。闰二月壬戌,京师风霾,四月癸亥,大学士张四维等言:‘风霾陡作,黄沙蔽天。’”“五日不见西山之踪,有饥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类似记录明代北京地区“霾灾”的多达数十次



清代也发生过多次“霾灾”,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风,榜必损坏。”

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

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总之,每隔几年“霾灾”便会光临京城,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雾霾的认识极少,所以对雾霾的程度、浓度、范围及危害等,只凭感觉,且只记录灾情,可对于如何预防“霾灾”,并没有相关记载。


总之就是,古代确实是出现过“霾”天,当时是由于古都地域问题所致,较少环境因素;但是今天北方频频出现雾霾天气,相关专家表明,确实是环境问题所致!


SO,想保护我们的文明古国,首先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本文转自:中国文物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