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善谋

 黄元章5533 2019-01-22

善谋者,应自然之道,不谋而成

本义: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善谋

​难点释义:

勇于敢:勇气用在逞强好胜上;

勇于不敢:勇于有敬畏之心不与万物相为害;

天之道:自然之道;

繟然:安然、坦然;

天网恢恢:天网指自然的范围;恢恢,广大、宽广无边;

疏而不失: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本章翻译如下:

勇气用在逞强好胜上就会遭到诛杀;勇于有敬畏之心不与万物相为害,则会获得生机。这二者,都是勇,却一个有利,一个有害,上天的好恶,谁知道是什么样的标准呢?连有道的圣人也难以理解。

自然之道,能容纳生养万物者善胜,不用语言而用行动者更易得到民众的响应,没有强制的号令自然成为万物的领袖;万物都安然各归其位,一切都自然生发。这种法则大到包罗万象,好象不严密、不精确,却没有谁可以摆脱它的控制。

善谋者,应自然之道,不谋而成。自然之道的运行,并非有人为在安排。但只要是符合或违反了自然之道,利害必生。

老子在第一部分先是引出上天是否有好恶,好恶的标准又是什么的话题,然后间接表明,这个标准,不是由任何一个“圣人”来负责解释的。

这里之所以提到圣人犹难之,是因为当时,很多学说的倡导者都会说,谁要是违背了他所讲的东西,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仿佛谁会不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解释权在这个“圣人”的口中。因此,作者说,这个标准,不由任何一个圣人来负责解释。

然后作者说,自然之道,就是能容纳万物生养者善胜,能行不言之教者善应,能处其下者可为百谷王,一切都是生长收藏的自然生发过程,生生不息,一切都在这个规则之内。

从七十章到本章,老子针对末法时期自然之道隐而待发的情况,指出在威权者的有为社会里,怎样作才是符合自然之道的;高明的为政者应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应自然之道,不谋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