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叶老师YP 2019-01-23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冲击和影响下,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层次变革,技术正在重塑教育的新形态。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应用新技术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共经历了三次浪潮。艾伦·图灵提出的“图灵测试”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第一轮浪潮。但在电子计算机诞生的早期,有限的运算速度严重制约了人工智能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再次兴起。但受限于数据量与测试环境,人工智能不具备实用价值。第三次浪潮缘起于Hinton等人提出的深度学习技术。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来看,运算力、数据量和算法模型是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大数据、云计算和深度学习这三大核心驱动力,共同促成了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

在教育问题解决与应用中,人工智能主要有四大应用形态:

1)智能导师系统。智能导师系统模拟人类教师实现一对一的智能化教学,主要由领域模型、导师模型和学习者模型三部分组成,这是教学三要素的计算机程序化实现。

2)自动化测评系统。自动化测评系统能够实现客观、一致、高效和高可用的测评结果,提供即时反馈,极大地减轻教师负担,并为教学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自动化测评系统包括ICT技能与程序作业的自动化测评系统、自动化短文评价系统和自动化口语测评系统。

3)教育游戏。教育游戏具有明确、有意义的目标,多个目标结构,评分系统,可调节的难度级别,随机的惊喜元素,以及吸引人的幻想隐喻,通过构建充分开放的游戏框架和环境,提供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4)教育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不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而且具有多学科性质,提供建设性的学习环境,在STEM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促进团队合作,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教育具有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多元化和协同化五个典型特征。以数据驱动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以深化应用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以融合创新优化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此,作者提出如下图所示的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体系。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体系

在多种技术的重要支撑下,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多样化应用形态,并提供了更智能的学习服务与体验,呈现出典型的特征与趋势。在服务监控与治理的保障下,以政策为引领,牢牢把握“应用驱动”的基本原则,进而展开理论和技术研究,是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