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脑组装前的必备知识, 工具以及操作风险介绍

 求知_时光 2019-01-23

电脑组装前要明确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变化,准备好工具,做好风险防范。而且还要介绍组装操作新技术—背线技术的注意事项。电脑组装的难点是配件的搭配,电脑组装操作的难点是主板上的跳线操作和组装中临时遇到困难该如何处理,组装新技术的难点是背线技术。

主板上的跳线即指主板上前置面板跳线,包括前置面板开关跳线、喇叭跳线、USB接口跳线、音频跳线,其中,音频跳线、USB接口跳线装错能烧毁硬件(轻则使跳线本身或局部电路无法工作,重则使主板无法正常工作)。需要采取的措施是严格按照主板说明书和机箱说明书(如果有)来操作,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组装电脑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比如,ATX电源的SATA线不够长,机箱的 POWER LED是3针的,而主板上对应的跳线是两针的,遇到这种问题就能显示出组装电脑高手的本领了。新的组装电脑技术是背线技术,组装操作难点小,风道的认识和理解才是关键,所以,这里就了解背线操作的难点即可,注意在操作中理解背线技术,在操作后可自行比较、测试机箱温度。

通常,最简单的组装工具就是一把十字螺丝刀,复杂而全面的组装工具可提高效率、降低组装风险、可解决组装中意想不到的问题。多数情况下,电脑组装只需要一把长的、带磁性的十字螺丝刀,如图5-1所示。带磁性螺丝刀方便捡起机箱内掉落的螺丝且方便单手操作:短螺丝刀可能不适合某些深入的或不规范的机箱中的某些地方,短螺丝刀也不能斜着螺丝刀操作某些特殊地方的螺丝(很少遇到这种情况)。

对于组装电脑达人而言,十字螺丝刀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凭借经验完成操作,但如果准备好其他工具,可能给一般组装电脑者带来更多方便,避兔一些风险,下面就介绍一下可能用到的工具(包括导热硅脂、一字螺丝刀、老虎钳、尖嘴钳、剪刀、裁纸刀、)的用处。如果购买的散热器不自带硅脂,则需要单独给CPU表面涂抹硅脂。电子市场上有盒装、袋装、注射器装导热硅脂。

既方便拆配件包装箱上的封条,也可在需要时DY机箱与主板的连线。可将机箱前面板跳线进行任意组合,撬起固定某管脚跳线的弹性机制。将机箱侧板上固定主板的螺丝柱拧紧,无此工序,则一旦发现主板问题再拆主板时很可能会导致螺丝柱跟螺丝一起转动,此时拆主板很麻烦。拆一些廉价机箱后部接口挡板时也可能需要它,但此时比使用尖嘴钳方便许多,关键是老虎钳有劲儿”,几下就可拆下挡板。而用手直接掰开接口挡板很容易被划伤。

一字螺丝刀。安装/拆卸某些风扇固定卡子时可能用它“撬”一下更方便。尖嘴钳。没有老虎钳时的替代品。剪刀。一些电脑配件包装袋开口部分手撕很费劲,有剪刀可使效率倍增。像日立硬盘的全塑封包装封口处有明显的方便撕开的缺口标志,非常规范!真希望电脑配件都采用这种包装。

电脑组装中防止人身伤害最重要,具体说明如下:小心220V电压。操作电源和接线板时最重要,这里连接着220V危险电压;。操作中禁鲁莽划伤。源接口时可能被大体积的CPU散热片划伤避免人伤物。在避免人身伤害的同时,也要注意别损坏了电脑配件,尤其是价格昂贵的CPU、主板、显卡、硬盘。具体说明如下:

一定不能带电插拔配件,因为电脑用的ATX电即接电就处于通电待机状态,所以插拔配件前一定要彻底断电,养成拔掉机箱电源线或关闭对应接线板上单独电源开关的习惯在组装机时非常重要。最后给电源插电源线,某些劣质电源连接电源线后,如果插拔一个扩展卡就会引起电源自动启动,这种意外可能损伤配件。

主板跳线存在风险,主板与机箱前面板跳线一般插反不会损坏硬件,但主板与机箱前面板相连的USB跳线,特别是音频跳线接错可能烧毁主板,强烈推荐参照主板说明书安装。防止静电,特别是在春秋季节,最好在安装前,用手触摸一下接地的导电体(暖气、水管)或洗手以释放掉身上携带的静电,否则可能“伤害”配件于无形,因为静电对配件上元件的损坏是“静悄悄”地完成的。

在组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安装方法,对于不懂的地方要仔细查阅说明书,不要强行安装,稍微用力不当就可能使配件引脚折断或变形。对于安装后位置不到位的设备不要强行使用螺丝钉固定,因为这样容易使板卡变形,容易导致日后电路板内部连线发生断裂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在安装电脑配件时,喝饮料也要注意。因为这些液体都有可能造成短路而使配件损坏,所以注意不要将饮料摆放在电脑附近:爱出汗的读者也要避免头上的汗水滴落到主板上,还要注意不要让手心的汗沾湿板卡,应尽量只接触板子的边缘部分,至少要避免接触配件电路板上的元件和管脚。通电以前再检查一遍各个配件连线是否已正确安装,特别是各个设备的电源线和主板上的前置音频跳线、USB跳线的连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