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好你价值百万的隐形账户

 liyusongs 2019-01-23

最近,网上流传一份央行新版征信,预计2019年5月正式切换。

这次修改的是“银行版”征信报告,也就是银行、消费金融等放贷机构才能看到的专业版本。

而我们平常去征信中心,或者去征信网站拉出来的报告,都是简单的“个人版”。

二者在内容上没区别,就是在详尽程度上有差异。

新版洋洋洒洒15页,我觉得改动和大家最密切的,一个是关于征信多久消除

旧版征信报告中,会显示最近2年的还款情况,逾期记录会保存5年。

而新版征信报告中,还款记录同不良信息一样,统一延长至5年。

严正提醒各位,5年后删除,不是从你产生逾期的那个月开始,而是从你还清欠款的那个月开始算起。

你可以理解为,只要你一天不还款,就不存在什么5年删除这种事。

如果你欠银行的钱达到一定数额且逾期超过90天以上,银行是可以起诉的。

每个银行与当地的公安都有合作,每年都有一定的加急名额,只不过一般人欠的那点钱银行懒得理罢了。

不知道读者里有没有大学生,不少人是有助学贷款在身的。

助学贷款是上征信的,毕业后一定记得还,别到时候要买车买房的时候发现自己征信花了,那时候就真的傻逼了。

另一个值得说的变化是,新增“还款金额”。

旧版的报告里,还款记录只有1行,用N来表示正常还款,数字1/2/3...7(最高为7)代表逾期程度。

比如你有一笔逾期,会从1开始,继续不还就变为2,一直不还最终会变成7。

一旦逾期程度达到7,基本所有的正规金融机构都为你关上了门,想借钱请去找放印子的黑社会吧。

在新版征信报告中,多加了一行还款金额,用来显示逾期或透支额。

我觉得征信报告里,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担保。

担保行为是会上征信的,一旦你担保的那个人不还钱了,那等同于你有义务替别人还钱。

银行不会在意你当时是不是因为拉不下面子而做的担保,银行只会依照债权来找到你还钱,你不还,就等同于你欠钱不还。

所以,千万不要给人担保!千万不要给人担保!千万不要给人担保!

就算是至亲,你只能知道这人人品好不好,你根本不知道这人有没有能力还这笔钱。

另外要注意的,每一次查征信报告,都会记录在案。

如果你短期频繁地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银行会认为你一般有借款需求才会查。

多次查给人一种迫切需要贷款又得不到的感觉,会影响你的贷款审批。

如果机构查询次数过多,但征信中却没有相关业务,也会产生负面。

比如你被5家银行查过征信,业务都是信用卡办理,但是你的征信中一张卡都没有。

那就说明这5家银行都把你的信用卡申请拒绝了,第6家银行看到你的征信,往往也会直接拒绝你。

还有一个经常被问到,提前还款会不会影响信用?

可能会。

放贷机构会把提前还款信息报送征信系统,展现 在“特殊交易”中。

从合同约定看,提前还款是一种违约行为,放贷机构可能根据合同约定收取一定罚息。

提前还款不一定等于还款能力强、信用好,有些放贷机构可能会视为负面信息。

其实不只银行体系,微粒贷、借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信贷产品,多数也已经与征信挂钩了。

比如微粒贷,它是微众银行的产品,资金主要由合作的银行提供,自然会上征信。

借呗的资金来源于阿里巴巴小贷公司,阿里小贷会主动上报数据给央行。

花呗是不上征信的,因为花呗借你的钱,来自阿里自有资金,不需要上报,但是它与芝麻信用相关联。

京东白条也上征信,之前专门写过这个,就不细说了。

总而言之,征信系统接入的信息,只会越来越多,但不变的真理只有一个——

珍爱生命,远离逾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