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从小父母就喜欢打击你,让你有些不太自信; 可能从小家庭关系就不太好,让你害怕接受亲密关系; 可能你在校园里被孤立过,所以你不太善于和别人交往; 可能过去的二十年过的不是太好,让你现在有些麻木不仁... 过去的二十年,形成了现在这幅你自己都不喜欢的性格和模样。 不要难过,这不是你的错,在你过去的人生中,成长资料、成长资料的组织形式都是你很难左右的,你只能被动的接受原生家庭、学校环境给你带来的影响。 无论过去是好还是坏,每个人都很无奈~ 你认识自己吗? 你是善良的还是自私的?当你善良的时候,你是出于内心的不忍?还是为了想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善良?还是相信“善有善报”呢? 你是谦卑的还是虚荣的?你的谦虚,是一种习惯,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社交技巧?你是因为害怕下次失败会被嘲笑?还是为了避免伤害其他人的感情? 你是自信的还是不自信的?当你不自信的时候,你在害怕什么?你害怕自己在高档的环境里出了丑?害怕被人嘲笑?你的害怕是因为小时候的遭遇?还是因为人生来就是敏感的、就是害怕未知的? 你是合群的还是孤独的?当你合群的时候,你是因为和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是因为你想扩充一下人脉?或者仅仅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你是有追求的还是随波逐流?你在做的,是你发自内心想要实现的?还是听到了“不放肆,不青春”之类的口号?你在强装作自己现在过的很有意义?还是说你也迷茫、在无所事事、在听从安排? 你的性格,独立还是依赖?坚强还是软弱?... 你的精神世界中有大量的内容,都静静地沉寂在角落里,在你的意识照不亮的阴暗处注视着你...你睡觉时它们不会出现、你打游戏它们不会出现、你平时上课它们也不会出现...但是它们总会在你不经意间为你做了决定,可能会拉你一把、更有可能是跌你一跤。 这样想来,是不是对自己好陌生? 为何人生轨迹会不断重复? 先不指望你重新、独立塑造一个比较优秀的性格,哪怕是过去的环境在大脑中留下了什么你都没梳理清楚。 现在的你,仍旧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基因本能...形成的你,再稍微有一丝丝自己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道理。 这些因素集合成的个体,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轨迹?看看“教育”你的那些人,你在多数方面只是他们的复制品,如果不幸,你没有那么好的家庭环境、没有优秀的受教育经历、身边没有好的榜样,你会有什么样的轨迹?你比我更清楚。 无论你的志向多么远大,也无论你的理想多么张扬,你都必须通过这具身体来对这个世界一点点的施加影响,都必须依赖这具身体所具备的品格、技能... 如果你驾驶着的,是一具由基因、家庭、学校...环境促成的、而不是你自己组装的身体和大脑,你甚至都不完全了解他的性能,那你怎么可能完全驾驭他?还试图利用他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你可能想拒绝,可是性格懦弱的你没有说出口;你可能想赚钱,但是认知能力薄弱被人忽悠;你可能想建立一份关系,但是笨手笨脚让人家逃走...你总是想的很好,却始终抵不住四周的洪流、总是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慌,把握不了事情的走向,在身边各种说服、欺骗...中晕头转向。 最终很大可能会是这样:你想去巴黎,却到了罗马。 要改变人生轨迹,首先要尽可能的保证,自己是可控的,而不是任由习惯无意中决定了自己的行为。 如何改造自己? 人的主观意识,如同微微烛火,只能照亮偌大房间的一个角落;而你的大脑是一个看不到边际的房子,里面杂乱的堆积着过去二十年的各种存货,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会受到这里面的哪一个点的影响。 一下子激发你性格中全部的特征、唤醒你全部的潜在意识,这是不可能的。 你只能在空闲时间,凭借自己的意识,慢慢翻找。 自我修养本就是一件长久的事情。 你的性格都包含了那些部分?这些部分都是在什么情形下才会出现?都是被哪些因素诱发的?这些内容都是用来处理你和外界的什么关系的?他是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有什么更好地解决方法?...这首先需要你慢慢积累。 比如我曾没那么自信,一次去比较高档的聚会上激起我的怯懦,外界的刺激点亮了意识,让我发觉了自己内心某个地方的脆弱,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唯唯诺诺、卑躬拘谨?我在其它地方为什么不会这样拘束?因为这里对我来讲是陌生的,我不了解这里的规则,我害怕自己的举动违反了某些潜在的礼节、招来嘲笑,会让人家认为我是个没见过市面的“土包子”,让人家看低真是太尴尬了...为什么别人嘲笑我、看低我,就让我这么恐惧呢?我为什么要害怕嘲笑?他一笑我我就比他低一头了?凭什么?他可以嘲笑我粗俗、我可以嘲笑他丑,嘲笑来嘲笑去有什么意义?那些人为什么会喜欢嘲笑呢?他是在用表情告诉我“我不行”吗?如果是我发现别人有些许的错误,我悄悄地指给他不就完了?为何非要采用嘲笑的方式呢?他是在告诉我他比我优越?他是想通过指出我的低劣来证明自己的优越?真是无聊...什么人想要高高在上呢?一个总想通过外界来证明自己更优越的人,是因为他平时得不到足够的认可,是因为他内心的自卑!所以,不用理会那些嘲笑,指出不足有很多种更好的方式,嘲笑是最糟糕的一种,这不过是因为嘲笑者平时得不到足够的认可,对自己太不满而已,不必因他内心的扭曲惩罚自己。既然嘲笑的人不用理会,而正常的提醒又不会引起我的难堪,那我担心什么呢?更何况,我顶多也就犯些礼节性的错误,没有一种礼节是为了故意让人犯错而设立的,如果有些如故意做出来一副自己别有讲究的样子,无非就是因为想展示自己的高人一等而已,还是因为他的自卑,我不必在意,我只须遵守待人的基本原则,不给他人带来麻烦,就不会有问题。面对未知的场景略有紧张是人之常情,这和家庭教育、学校经历基本没什么关系,就是人们天生的、本能的反应,只要犯错的代价在可接纳范围,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去做。自此在任何场所再没有拘谨过。 (这一段我尽量压缩了,还是好长...) 这只是举一个例子,其他的你性格中的各个部分,比自信更复杂的还有很多,你要在各个激发你感受的场景中反思,积累自己总结的道理,最终总结出关于性格的一般规律,你会发现你最终得到的结论,和那些公开课、教材的观点,基本一致。 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的成为教材样本,这可能称得上是“做圣贤”哈~ (我当年是随身带个小本和笔,有点想法就记下来,然后晚上整理。后来有了手机备忘录,就很少再用笔记本,不过记在手机上的整理起来好慢,容易拖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