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理解“人生四十不学艺”这句话?

 ggdwzzl 2019-01-23

其实我们这里有句俗语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写过一篇散文《人过三十再学艺》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现在我五十多岁奔六十了,刚好刚刚写了一篇文章《人到六十还学艺》,发在这里,算我回答了这个问题。

人到六十还学艺

李存章

记得十多年前,应朋友之邀同去拜访书法界前辈,老书法家牛林根先生,每个人均向其索求了一幅墨宝。闲谈间,老人家说起了我曾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散文,题目是《人过三十再学艺》。牛老说,他读我那篇文章深为感动,很受启发,鼓励他年将七十,仍在学艺,他希望我把这篇文章作下去,人过五十,人过六十,人过七十,仍要学艺。这不,他人将近七十了,还在学剪纸,剪百样红喜字,村里谁家有红喜事,都来请他剪红喜字,古稀老人啦,还是个有用之人。

是呀,牛老的百样红喜字在当地小有名气,其剪纸技艺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节目。可惜牛老不幸当年因病去世,使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不过牛老的嘱托我没有忘记,人过六十,人过七十,人过八十,乃至人过九十,也要坚持学习,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作个有用之人,永远为人民为社会服务。

我二十多年前写的那篇散文《人过三十再学艺》,就是针对一句俗语“人过三十不学艺“反其道而作之的,文章的内容就是写我人过三十了开始学写毛笔字。

学练毛笔字,起初真得没有半点想当书法家的意思,真正目的就是每年春节回老家能为父老乡新写一幅漂亮春联,谁成想,坚持练毛笔字二十多年近三十年了,还真练成了书法家。尽管这书法家的称号有点自封自赏的味道,但向我求字者络绎不绝,也算有那么一点自鸣得意的资格。

能写毛笔字了,总觉得还缺少什么。缺少什么呢?哦,装裱!

会写毛笔字,亲朋好友时不时来索求墨宝,字写好了,还得送去书画装裱店去装裱,何不自己书写自己装裱呢?于是去年的今天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吃惊且极力反对的决定,买台装裱机学习书画装裱!

说到做到,于是起程到石家庄一字装裱机制售公司,学习了两天,买回一台全自动装裱机。

两天的学习,师傅只教会了基本程序,至于技艺的掌握,技巧的熟练,只能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练而得。

开始,只做自己的活,装裱自已的书法作品,装裱坏了不用包赔。随后,只装裱熟悉的朋友的书画作品,毁坏了让朋友重写,朋友不会怪罪。

所谓熟能生巧,一点没错!功夫不负有心人,真得没错!整整一年过去了,我可负责任地自豪地毫不夸口地说,我已经晋级挤身一流的装裱师!

去年的今天,买了台书画装裱机,我既学会了一门新手艺,还给我提供了《人到六十还学艺》文章素材。

这篇文章我要坚持写下去,写到一百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