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行为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 【原文】爰1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2。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与?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匹夫隆3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与!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礼。 【译文】有一种东西称为大物,它不是丝也不是帛,但它纹理清晰很有条理。它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但却是天下最明亮的。活着的人凭着它长寿,死去的人凭着它埋葬。城墙凭着它而坚固,三军凭着它而强大。精粹地使用它就可以称王,驳杂地使用它就可以称诸侯伯,没有了它就会灭亡。臣下愚昧不认识它,大胆向君王请教。 君王说:这样一个东西有文理而不着色吗?是简单易懂而很有道理的吗?是君子敬重而小人所不屑的吗?是人性没有它就象禽兽,人性有了它就会很雅正吗?是普通人丰厚它就会成为圣人,诸侯丰厚它就会统一四海的吗?这样东西既明白又简约,条理既顺又得体,就请把它归为社会行为规范吧!这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说明】本文运用赋的形式,采取借物寓意的手法,表达了荀子对社会行为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看法。本节所说的大物,即是维护一个社会所需要的“礼”——即社会行为规范,这个思想我们从他的《礼论》中可以看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