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9
刘子业一边跑一边大叫:寂寂……寂寂……——估计他本来想说的是“寂之造反”,一紧张就变结巴了,成了“寂寂”。
但向来养尊处优的他怎么可能跑得过寿寂之?
刚喊到第三遍“寂寂”,他就被寿寂之追上了。
一股冷风吹过。
一腔鲜血喷过。
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此时大批禁军也纷纷赶到了现场。
寿寂之手提刘子业的人头,大义凛然地宣布:湘东王奉太皇太后(孝武帝刘骏之母路惠男)之令,剪除昏君。现在已经平定!
没有人为皇帝复仇——刘子业早就失去了人心!
湘东王刘彧随即在刘休仁等人的拥戴下登上帝位,是为宋明帝。
刘彧下令赐死刘子业的同母姐弟山阴公主刘楚玉和豫章王刘子尚,同时为了稳定人心,又大赏群臣。
右卫将军刘道隆也被提升为中护军。
刘休仁当即提出辞职,刘道隆侮辱过我母亲,我绝不能与这样的人共事!
刘彧这才不得不赐死了刘道隆。
对宗越、沈攸之、谭金、童太一等刘子业的心腹干将,刘彧的态度也非常宽厚,不仅没有追究任何责任,还对他们大加安抚:诸位久在朝中,吃了不少苦,也应该到外面去休息休息了。全国各大州郡,任由诸位挑选。
没想到这反而让宗越等人更加不安:事出反常必有妖,言不由衷定有鬼。刘彧说的会不会是反话?让我们去休息休息,会不会是要让我们永远安息?让我们去地方上,会不会是要先削我们兵权再干掉我们?
一番密谋后,宗越、谭金、童太一三人一致决定起兵造反,并把计划告诉了老朋友沈攸之。
沈攸之也表示赞成:咱们四个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要干就一起干!
但三人一走,他却立即向刘彧告了密。
宗越、谭金、童太一随即以谋反罪被处死,而沈攸之则凭借昔日同僚的三颗人头得以官复原职,获得了新皇帝的信任。
在沈攸之的眼里,叔叔就是用来杀的,朋友就是用来卖的,这和“猪肉就是用来吃的”一样,完全是天经地义的!
谁让他长得不好看呢?
别人可以靠脸吃饭,他只能靠不要脸吃饭!
宗越等人死后,朝中的政局总算安定了下来,但刘彧却依然忧心忡忡。
他并不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能得到天下诸侯的拥戴吗?
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是否定的。
率先起事的,是当初最早反对刘子业的江州(治所今江西九江)。
其实刘彧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一称帝,就马上派使节加封江州刺史刘子勋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极力笼络。
得知这个消息后,江州的大小官员们都松了口气——看来可以不用打仗了。
他们纷纷向主持江州政务的长史邓琬表示祝贺:暴君已经铲除,殿下又开了黄门(当时三公或仪同三司的官署厅门用黄色),真是可喜可贺!
应该说,他们的想法是美好的。
可是生活不是拍戏,他们也不是编剧,不会按照他们设定的剧本来。
邓琬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江州所有人的命运。
他把刘彧的任命书狠狠扔在地上,斩钉截铁地对众人说:殿下当开端门(皇城的正南门),开黄门是我辈的事!
公元466年正月初七,邓琬诈称接到路太后的密诏,正式拥立11岁的刘子勋在寻阳(今江西九江)继位。
随后他向四方发出檄文,号召大家一起举兵,反抗篡位者刘彧。
很快,雍州刺史袁顗、益州刺史萧惠开、梁州刺史柳元怙、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豫州刺史殷琰、郢州行事荀卞之奉刺史安陆王刘子绥(刘骏第四子)、荆州行事孔道存奉刺史临海王刘子顼(刘骏第七子)、会稽行事孔觊奉太守寻阳王刘子房(刘骏第六子)、吴郡太守顾琛、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等诸侯纷纷响应,支持刘子勋的寻阳政权。
其中徐州刺史薛安都的意见颇具代表性:我不欲负孝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