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世书法中的岁时节令

 夕妙斋 2019-01-23



节令是古人制定的,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节令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它还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上至帝王、下至民间百姓在不同的时节都形成了各自的生活习俗。节气文化反映出中华文化对于自然的尊重,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的观念。让我们从历代书法名家的笔下,领略中国特有节令文化的魅力吧!



1


2019.2.4 

戊戌年农历腊月三十


立春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


文征明《行书自作诗卷》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古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文征明《行书自作诗卷》描写的是新年伊始皇帝举行典礼,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接春天到来,祈求丰收,回宫后赏赐群臣,大臣们都要进献祝贺诗词歌赋。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趣盎然,继承了晋唐书法的潇洒风致。他的书风往往流露出温文儒雅之气。文征明的书画当时已久负盛名,因此遭人嫉妒、排挤,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2


2019.2.19 

己亥年农历正月十五


雨水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米芾《值雨帖》




米芾对书法的布局、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见解,他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他所谓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等,都是以传统的标准来要求的。米芾的用笔特点是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主要是善于在行笔的过程中中形成飘逸的气势、沉着畅快的风格。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米芾写此书信是与同僚讨论政务,写信时窗外阴雨连绵,“草草”两字显示出他的心情恐怕也受到雨水的影响。



3


2019.3.6

己亥年农历正月三十


惊蛰

正月启蛰,言发蛰也。平静书斋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蔡襄《蒙惠帖》




蔡襄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 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苏东坡说:“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学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是气温回升,万物生发的时候,蔡襄《蒙惠帖》中说,感觉天气开始变得温暖了,身体也非常的舒适,而且行动也很自如了。

 
4


2019.3.21

己亥年农历二月十五


春分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王羲之《兰亭序帖》



 

王羲之书法《兰亭序帖》被历代书家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是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居会稽山阴人,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


古人在春分时候,天子举行祭日大典,民间流行郊游踏青活动。王羲之就是在暮春时候召集了当时的名仕42人,在会稽山阴举行了兰亭雅集。王羲之在微醺的时候乘兴书写了《兰亭序帖》,并描写了春天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它本来是王羲之记录雅集的手稿,没想到流传后世成为了“天下第一行书”。



5


2019.4.5

己亥年农历三月初一


清明

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叁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苏轼《寒食帖》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是因为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形成的节日,这一天民间禁止使用烟火,只使用冷食,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的习俗。清初历法改革,寒食节逐渐并入到清明节中。


《寒食帖》是苏轼最为有名的书法名帖。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于凄风苦雨之中苏轼写下了《寒食帖》,诗词苍凉凄婉,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苦的心情。



6


2019.4.20

己亥年农历三月十六


谷雨

自雨水後,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唐寅《行书七律诗轴》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


唐伯虎29岁高中应天府解元,对此事颇为自负,以为是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然而,科场案以后,唐伯虎却遭受了接连的打击和羞辱,备受昔日好友的冷落。此时他写了多首关于落花的诗,暗喻自己的凄清冷落的境地。


唐寅的《行书七律诗轴》写道,“樱笋消除谷雨春”,意思是谷雨时节樱桃和春笋正是结果上市的时候,在自己苦闷时可以有一丝的慰藉,也对人生有了些眷恋。



7


2019.5.6

己亥年农历四月初二


立夏

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杨凝式《夏热帖》



 

《夏热帖》是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传世作品中唯一的草书作品,笔画雄强劲健,大多用方笔、折笔,显得刚劲有力。点画飞动曲折宛转,气势连贯紧密相连,在草书中夹杂了行楷书,富于变化而有情趣。


《夏热帖》是杨凝式酷暑中写的一封短札,意思是天气炎热自己准备了“酥密水”,并且送给友人。酥密水是夏日解暑饮品,古时冬日凿取冰块,藏于冰窖之中,待炎炎夏日时取出,“积素冰于幽馆,气飞结而为霜”,既可降暑,又可冰镇冷饮。


唐朝时酥密水不是一般百姓可以享用的,杨凝式官至太子太保就是太子的老师,酥密水也许是皇帝赏赐给这位重臣的吧。



8


2019.6.21

己亥年农历五月十九


夏至

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赵佶《夏日诗帖》



 

《夏日诗帖》书于北宋政和年间,流传九百余年,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夏日诗帖》是赵佶瘦金体代表作。瘦金书“金镂之妙,细比毫发,殆与神工鬼能,较奇逞并于秋毫间。”瘦金体书法的高度艺术成就在此贴中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


《夏日诗帖》是赵佶自作诗,“畏日正长凝碧汉”描写了夏日热的有些可怕了,宋徽宗在宫女的簇拥之下到御花园称量避暑。然而他对江山社稷的危机已经有所担忧,“ 寂寞黄梅雨”也许就是他内心的写照.“杯盘时欲对清流”中的清流是指凉亭旁清凉的湖水,还是他对于清正廉明大臣的渴求呢?



9


2019.8.8

己亥年农历七月初八


立秋

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张旭《残秋帖》



 

张旭字伯高,唐朝吴县人,以草书著名,张旭草书、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这三绝可是唐朝文宗皇帝李昂颁布诏书御封的。张旭喜好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或以头发蘸墨作书,世人称之为“张颠”。


他的狂草用笔如骏马奔驰,倏忽千里,变幻多姿,貌似怪而不怪,用点线去表现奔放的思想情感。张旭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身个性,纵逸豪放之处,展现出大唐的盛世景象。


张旭《残秋帖》写道,“残秋入洛谒明君”,说明此时已是秋天尾声了,万物萧瑟,在这样悲凉的秋季心情肯定也不免孤寂和怅惘,然而受到皇帝的找见在此到洛阳,面对人生的起伏,他奔放的笔触让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他的悲欢离合。



10


2019.9.8

己亥年农历八月初十


白露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董其昌《秋兴赋》



 

董其昌号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风格与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秋兴赋》是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代表作之一,董其昌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六月在高丽镜纸上乘兴所书。《秋兴赋》的文辞淡雅,描写了田野里有归来的燕子,沼泽地有低翔的鹘鸟,一派金色的田园景象。


董其昌正是有感于这篇文章,从对金秋时节的气象描写,表达了对朝中达官显贵的蔑视和自己所处险恶环境的愤懑,从而坚定了辞官归隐的决心。



11


2019.9.23

己亥年农历八月廿五


秋分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纸本手卷。《中秋帖》于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号为“三希”。


王献之幼年随其父王羲之学习书法,后又学习张芝,在此基础上,对前人书法进行大胆变革,创造出了不拘六书规范,务求简易流便的“破体”。


《中秋帖》行书3行,共22字,”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王羲之在《丧乱帖》中曾经提到“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是说王家南迁之后,在山东老家的祖坟被北方政权所摧毁。王献之在中秋家人团聚的时候,想到自己不能回到北方修复祖坟而感慨万分。《中秋帖》也《丧乱帖》也许是王氏父子二人对于家园故国的哀思之情吧。



12


2019.11.22

己亥年农历十月廿六


小雪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快雪时晴帖》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纸本墨迹。《快雪时晴帖》被誉为“二十八骊珠”,与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被乾隆合称为“三希”,且此帖列于首位。


王羲之晚年时,有感于社会的动荡,毅然决然辞官追求隐逸自然的生活。王羲之写信问候对方“想必您也身体舒畅吧?”接着他写道“上次去拜访您,结果没有见到,很遗憾。等候回信的邮差已经要上路了。”


后人观看《快雪时晴帖》让人产生无限遐思,想必王羲之归隐田园之后,看到雪后初晴时心情顿时大好。短短二十八个字,征服了乾隆皇帝,一生中多次观赏,还忍不住将自己收藏专用的八枚大印加盖其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