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嘉珉:论黔西南州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资源(2)

 陈嘉珉图书馆 2019-01-23

第二个优势硬资源是独占鳌头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比较全国而言,黔西南最具优势的自然资源之一是气候,这是一个长期可再生、长期可利用的旅游资源。我州位于东经104°35′106°32′、北纬24°38′26°11′之间,这个数字很有趣,的尾数都是46按照国家气象局气候区指标,州内海拔500以下地区为南亚热带气候,1400以上为北亚热带气候,介于其间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基本特点是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达280350天),终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从热量上看,全州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为2126,最高达36.2;最冷的月份是1月,月平均气温为4.610.3,最低为零下6.2,全年温差在全国是最小的地区之一。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出现的极端最低气温,我们州只在199912月的普安县出现过,为零下8.9;我国南方、华东和北方部分地区经常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我们州只在19915月的册亨县出现过,为40。我州大部分区域(兴义、安龙、兴仁、贞丰)年均气温在1518之间,属于地球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温暖气候环境。如果只是从旅游城市这个角度看,兴义气候条件的优越性,在世界上是“之一”,在国内是“唯一”。国内外许多游客来到兴义,都赞叹兴义气候是“神仙享受的气候”。

黔西南气候这个优势资源,我以前没有注意过,有三件事让我反观和研究了黔西南的气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北京呆过四年,亲身感受了北方严寒酷暑的恶劣气候,虽然那时北京还没有沙尘暴,但我始终习惯不了,于是和几个家乡朋友回兴义创办电脑公司。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兴义气候的具体数据,只是感觉习惯、舒服。第二次很偶然,2001年我有个在北京做房地产的朋友来兴义玩,我带他游马岭河峡谷回来的路上,他总是看天空,他说这个天怎么这样蓝啊,蓝得一丝云彩都没有。我说我还没有注意这个“天”的问题,“天”它本来就是这样嘛。他说“不”,在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北京、郑州要看这样的天,就像要看到日食那样难,他说这个蓝天下的房地产一定会涨价!这个朋友在兴义呆的几天,一是吃惊兴义的蓝天,二是吃惊马岭河。他说“造物主太神奇了,它让地球在兴义城边上开了一个奇妙的口!”他女儿就要出国读书,他说一定要带她来看看马岭河峡谷,要不在知识结构上是个缺陷,我当时受启发写了一篇文章,叫《一生必游之地——马岭河》。第三次是2005年,我和夫人从陕西到河南、到上海,走了十多个城市,都遇到扬尘或酷暑天气。在河南洛阳满天是扬尘,街上行人戴着墨镜、口罩,像是要打核战争一样,车窗门根本不敢打开。在上海,中午上街这个背心一小会就湿透了,进到宾馆那个冷空调房间就立即打喷嚏。晚上爱人听不得那个空调声音,一听就睡不着觉,但是不开空调在那个房间,用我们贵州土话来讲,即使不穿衣服、不盖被子睡“滑竿”,都会感觉像被甑子蒸一样。我爱人说“妈哟!这个哪点是人在的地方啊!喊那个帮买票的人来,把后天机票换成明天火车票,赶快回去喽!”回来后她经常和她那些麻友讲:“只要你出去把半个中国走一圈,就知道兴义是咋个好过了!”经历这三件事,让我认真反观和研究了黔西南的气候,还写了好几篇文章。

从旅游和人居环境方面讲,黔西南唯一一点小小的不足是紫外线较强。黔西南是贵州省强辐射地区之一,年平均日照时数除晴隆、贞丰12001300小时外,其余地区大都可达14001600小时。但是黔西南基本没有污染,因此晴起来就万里晴空,天色蓝盈,山峦翠绿。黔西南州热量分布的一个特点是,春温大于秋温,终年少见霜雪,像今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黔西南的影响很小,这个气候环境为发展亚热带作物提供了较理想的条件。全州境内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田园山坡一片绿色,许多地方都适合发展观光农业。

黔西南州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227毫米-1556毫米左右,其中兴义、普安、晴隆在1400毫米以上。除了山洪暴发带来的少量浑浊和灾害,由于没有污染,充沛的降雨量造就了广布全州清澈的河湖。全州水资源极其丰富,10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00多条,水能蕴藏量达351.6万千瓦。黔西南州国土面积只有全省的十分之一,但水能储藏量却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因此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全州河流属珠江流域的南、北盘江水系,流经喀斯特山区的南、北盘江到处是急流险滩,就像古人讲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但平缓之处水碧山青、景色宜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黔西南州国土也是一笔宝贵的旅游资源,拥有1.6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比以色列一个国家的面积(1.49万平方公里)还多近2千平方公里。在国土面积中,宜耕面积占11%,宜林面积占37.5%,宜牧面积占11.8%,山河面积占40.9%。由于地形土质复杂多样,生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等非常丰富,一年四季为黔西南大地点缀着绿色,所以农业本身就构成了一道风景。前两年我住在兴义花月小区,晚饭后到兴义广场下面的桔山大道散步,经常看到住在黔山酒店的一些游客,到桔山大道边上那一大坝长着绿油油秧苗的田间游荡,还不断拍照。所以在黔西南大地上,每一片庄稼、每一片森林、每一块绿地都是风景。

只要把自然环境保护好,不要人为破坏,黔西南本来就是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地方,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开展户外活动的天堂。2008年全国首届山地运动会在黔西南举办,就是外界尤其国家对黔西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高度认可。尽管有上述天蓝、地绿、水清的自然环境,但还要进一步建设。州十一五规划纲要专门用一章的篇幅即第六章”2206个字来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标题叫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开篇的“总纲”第三节“奋斗目标”中,提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要预期指标是:“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森林覆盖率提高42%以上,县城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石漠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和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全州第六届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谈到今后五年政府的七点主要工作,第四点就是实施“环境立州”战略,其中讲到:“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还竹、公益林保护、珠防工程、珠治工程、石漠化治理、岩溶山区草地畜牧业示范等生态建设工程,扎实推进100万亩草场、100万亩速生林、100万亩竹林和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落实好全州“十一五”规划和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指标,一个更加“天蓝、地绿、水清”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黔西南将会510年内出现,必将为全州旅游产业大发展创造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