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观察 | 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和谐乡村

 健康慢走 2019-01-23

摘要: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导致我国老龄化趋势相对加快,农民工数量增多,进而导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愈发严重。解决“空巢老人”问题,需要从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出发,共同为农村“空巢老人”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

关键词:  农村“空巢老人”、现状、关爱、解决方法


一、农村“空巢老人”现状解析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正在快速增多,独居、孤寡的“空巢老人”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着。再加上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民工外出打工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愈发严重。

(一)精神世界匮乏

由于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的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导致老人可以娱乐放松的方式受到很多局限。电视电脑手机等是现代人群中最受欢迎的几种娱乐方式,但是大多数的农村老人并不能够很好的体验这些娱乐方式,他们因为自身的教育水平的局限以及没有子女来教授,使得他们的生活常常十分孤独。


在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中,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在农村,很多的青壮年都是夫妻二人一起外出谋生,使得农村家庭的空巢化问题更加严重。外出的青壮年若是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那么“空巢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受影响,连基本的精神慰藉也没有了。使得“空巢老人”长期独处导致生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的接触也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处叙说,更谈不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空巢老人,很难有所精神寄托,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更需要亲情的慰藉来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二)物质生活贫困


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还是远远比不上城市人群,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的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原因。而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几亩薄田便是自己的所有收入来源,或者还得依靠政府的少许低保金。但是因为农村本身物质条件的匮乏,加之老人们一直以来的节俭思想,使得自己的生活过得非常拮据。长期以来的营养不良和劳动压力以及内心世界的孤独让“空巢老人”常常会患上一些病症,而自己的子女又不在身边,即使自己出了一些问题也不能得到尽快的解决。


(三)医疗设施不足


尽管如今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已经实行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仍然会有不少老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同时,农村老人普遍有“拖”病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抱怨医院收费太高,每次病痛发作,只是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来隐瞒自己的病情。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俭,舍不得花钱看病,对待小病他们总是一拖再拖,得了大病就干脆不治了。尤其是那些慢性病患者,遇上病情突发,家中无人,又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


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解决


面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严重的形势,需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这个问题,切实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这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说,想要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以及自身家庭的长期协调与配合。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任何社会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都需要有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同样如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农村“空巢老人”的出现是值得所有人都关注的一个问题。


首先,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来对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政策的支撑,只有有了相关的政策,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才能足够引人关注,进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一方面,农村“空巢老人”作为绝对的贫困群体,需要引起政府扶贫工作者的关注,将相关的扶贫资金投入到改善老人生活环境的工作中去。


农村“空巢老人”因为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缺陷。农村并不存在或者很少有“敬老院”、“养老院”等专门为老人提供关怀的场所设施。这就需要农村干部在解决老人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从老人的精神世界层面出发,为老人建设提供一些可以娱乐放松的场所设施,这样可以丰富老人的精神世界,也使得很多的“空巢老人”有机会在一起谈心聊天,找到共同的话题,避免产生内心的孤独感。


农村的医疗服务设施相对而言还比较落后,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保障也是政府各部门需要注意的方面,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农村的“空巢老人”显然是最需要关注的群体,对于老人的医疗服务,可以将一些贫困资金补助放在医疗设施中,使得老人有病可治。而基层干部也要做好走访工作,使得老人感觉到政府的温暖关怀,以防老人对生活产生厌倦感,加深内心的孤独感。基层干部的走访工作还可以使低保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避免产生扶贫资金的滥用情况。

关爱农村“空巢老人”,构建和谐美丽乡村。政府各部门需要牢记自身“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先,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来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社会增加关注力度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而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会对一些在社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供自身的帮助。在如今的新时代下,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样就使得有很多善良的人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来回报社会,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进城务工人员数量越发增加的情况下,“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绊脚石,是我们必须去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我国有着许许多多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组织。社会组织作为我国的重要民间组织,因为其本质的公益性和非盈利性,自成立以来,为我们社会的进步与和谐贡献了许多属于自己的特色力量。而多年来,社会组织因为多是由民间团体自发成立的,所以更加贴近生活,同时因为他们常年工作在第一线,对一些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也会有一些了解。


相比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更具有亲民性,可以通过社会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来建立各类社区民间组织,为农村空巢老人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对农村空巢老人来说,物质生活的困难是一个方面,而精神空虚和孤独感的问题也是值得重视的另一个方面。所以,一方面,要发挥老人协会的作用,利用这一平台,组织农村“空巢老人”开展邻里互助、互相结对等活动,还可以让一些谈得来、相互信任的老人结成互帮伙伴,彼此交流,增进感情,减少精神空虚和孤独感。同时社会组织可以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联谊帮扶,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利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可以建立老年聊天茶吧、老年真情关爱热线、老人健康教育基地等,对一些社区还未建立老年秧歌队、老年健身公园的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尽快建立起来,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空巢老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社会组织的一些志愿者活动常常在农村举行,和底层人民的关系也十分紧密,通过社会组织来缓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式。同样,社会组织还可以与政府部门展开合作,一起为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贡献力量。


(三)家庭提高关怀力度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家庭角度出发,只有家庭方面足够重视,才能避免“空巢老人”问题的出现。在我国的悠久历史中,“孝亲敬长”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所以在关怀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上,也需要重视家庭赡养,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如今的农村中仍占主要地位。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组织需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敬老养老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的理念逐渐深人人心,使得子女应承担的赡养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


当然,我们强调家庭养老,其主体内涵是子女尽到赡养的义务,而在养老形式上正日趋多元化,不能简单地将“居家养老”看作是家庭养老,或将“敬老院养老”看作是社会养老,因为两者只是养老地点的形式问题,而并没有说明养老的支持来源。在子女格尽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分而不离”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家庭养老模式,但要教育分住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沟通情感,照料生活。此外,还可以在各中、小学中开展“孝亲敬长”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孝敬父母以及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因为我们不仅要解决空巢老人的物质需要,同时还要关注空巢老人精神方面的需要。而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方面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人的陪伴。因为农村老人大多都保留着一些封建思想,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当自己已经年老的时候,孩子们可以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而对真正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在现在的快节奏时代中,更多的年轻都在锲而不舍的追求物质生活,在他们看来,只有当自己有了足够的资本才可以谈“孝顺”,却并没有意识到有时候父母需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陪伴。


所以,农村“空巢老人”的子女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每一个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包括父母的生活来源、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在外的子女应该多与父母沟通,经常打电话回家,还应该尽量去做到“常回家看看”,让老年人知道自己写的子女仍然关心着自己、牵挂着自己,从而可以满足老年人精神世界的需求。当然,空巢老人也可以主动加强与子女、他人的交流,主动给子女打电话或者主动与邻居、邻村同龄的人聊天,从而解决自己的精神慰藉需求。


在家庭方面,子女们应当正确认识到“孝”的含义,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年轻的心中总是向往着未来的诗和远方,但是也不要忘了自己身后的父母与家。只有子女切实履行孝顺父母的义务,农村的“空巢老人”才能得到足够的关怀。


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和谐乡村。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想让我们的乡村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和谐,首先就要解决好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家庭子女,当每一个人都对老人满怀关爱时,所有的“空巢老人”便都可以安享天伦之乐,度过最和谐的晚年生活。

 

 

作者 | 张军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