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优酷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声明中表示:此举是为了营造更加良性的产业环境,破除流量喧嚣,回归内容本心。 有些网友表示:“这是玩不过,要跑啊!” 其实早在2018年9月3日,爱奇艺在《延禧攻略》创下150亿播放量的节骨眼上,宣布以“告别流量时代”为目的,关闭了前台播放量显示之后,不少网友就已经在推测其它视频网站的动向了。 至此,“优爱腾”只剩腾讯视频一家还未对数据造假出手。另外,也有网友发问:“关闭了数据显示,还有什么其它指标能够为大家甄别爆款剧呢? 被操纵的数据是产业毒瘤 曾几何时,不论是影视行业亦或观众都会以超高的收视率,以及令人瞩目的网络播放量作为一部爆款剧的衡量标准。 然而近几年步入了“数据为王”的时代之后,好看的数据变成每部影视作品营销宣传的重要手段,由此,“数据造假”竟演变出一条黑色产业链和行业的潜规则。 但在2018年9月,《娘道》的导演郭靖宇在一次演讲中公开地挠破了数据造假的华丽假面。 郭靖宇表示:某些电视台强迫影视公司购买收视率,以每集90万,共计7200万的价格强行进行交易。如果不买数据,作品就无法播出。 随后郭靖宇以《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为标题发布公开信,此举震动了整个娱乐圈,引起诸多影视公司老板转发。 一位影视公司副总经理告诉《影视圈》记者:“终于有人站出来说这个事情了,之前我们公司的一部网剧即将在某视频网站上线之时,对方一位负责人直接要求我去买网播量。但核算下来之后,觉得价格实在是太贵了,如果要刷到对方要求的那个量级,得花好几百万。” 他透露:“其实这个产业链已经很健全了,有专门刷这些数据的公司,电视台收视率、视频网站播放量、豆瓣评分、微博热搜等等都能做。只不过对于豆瓣,数据操纵方只能保证评分在某一时段的数值,因为豆瓣后台的计算方式难以捉摸,真实网友的评价也无法控制,所以之后若是下滑的话还得持续花钱。” 一位影视营销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数据刷量的价格在行业内几乎是明码标价:豆瓣权重低的号发布评论30元/条,高的100元/条,甚至要更贵;若是想要提高0.1的评分,最起码得4万元起步,而且还不保证刷上去后不会掉下来。微博热搜也在不同排名有不同的价位,尤其是到前10名、前3名,价格会更高。” 就这样,一笔又一笔没有办法开发票的灰色资金投入,最终换来的只是一场虚假繁荣,但这场镜花水月却让行业内的无数人或自愿、或无奈地投身于其中。 所以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才会出现令人匪夷所思的300亿、400亿播放量的“笑话”。毕竟,地球所有人口一共70亿左右,按照中国网民数量有7亿来算,若是一部剧有300亿的播放量。那么每位网友都得在视频网站观看完整的该剧两次以上,只要细心算一算就会知道这个数据的不靠谱程度有多高。 然而市场俨然陷入“劣币驱逐劣币”的恶性循环,毕竟谁也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与此同时,一个接一个的破纪录作品,顷刻间让数据的公证力荡然无存。 数据之于观众,没有什么意义 很多人会问:“用动辄几百、上千万的钱去购买一个虚假繁荣,图什么?” 真正的答案是:为了门面、为了脸。 “其实现在很多购买数据的影视作品,基本上前期都有点热度,或许是因为IP,或许是因为演员。所以当它播出的时候,已经是一部有着一定关注度的作品了,但若是有了这些热度,你最终播出的这个数据却很难看,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会质疑作品与制作公司不行。”一位影视发行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门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影视出品公司也可以用之前那些辉煌的数据成果,来说服其下一部作品的投资人和发行方,以此在市场上博得最大的有利资源。 “好门面”带来的另一个好处还有:能够邀请更具知名度的艺人。一位资深电视剧制片告诉记者:“当红艺人希望在赚钱的同时,也能够有一两部拿得出手的作品,所以在选择本子的时候会看重出品方的实力与过往战绩,有了这个‘门面’之后,再邀请大咖艺人,就比较好谈。” 有了曾经的辉煌名声,又有了大咖演员的噱头,无论是电视台亦或是视频网站,对这些出品方提供的影视作品,在价格不离奇的情况下都不会拒绝。 由此一条完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似乎就走通了,平台方与出品方都尝到“门面”带来的甜头,于是引得更多想要走捷径的人前仆后继。 内容质量才是王道 现在,三大视频网站中的两家已经“为了回到内容本质”关闭数据显示,这看起来像是联手向数据黑产业链宣战。 但仍有网友表示“此举其实治标不治本”,理由是近几年的多个案例,时刻在向我们证明:再好的数据效果也无法掩藏一部作品的烂根。换句话说,数据无法将坏作品塑造成好作品,反之亦然。 我们以2015年大热的电视剧《琅琊榜》为例,在那个数据还算纯净的时候,网络讨论量高涨,播出当年如火如荼地占据了多个大奖,制作公司山影(正午阳光)由此脱颖而出。 但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提及它的时候,不会记得它的收视率、播放量有多么的耀眼,而是对其内容的津津乐道与赞不绝口。 山影出品的《战长沙》、《父母爱情》等作品都没有经历流量时代,放到如今可以算作是没有过多数据佐证的作品,但它的内容依旧被众多网友称赞。 再比如,郭靖宇曾提到过的《天盛长歌》因为拒绝购买收视率,最终被砍掉14集,其播出收视率一降再降,网播量截至如今依然可以算是不值一提。但同一时间,《天盛长歌》的豆瓣评分却高达8.2,位列豆瓣2018年最高评分的大陆剧集第二名。 由此不难看出,好内容与数据之间没有必然、直接的联系。不过关闭数据显示的举措,可以间接激励出品方正视“内容为王”的核心,在市场上斩断了这条“捷径”之后,很多以做内容见长的小公司,将获得一个在公平赛道上竞争的机会。 同时,出品方也可以节省一笔灰色支出,把钱花在更需要的地方。 这不禁令人发问:视频网站陆续关闭数据显示,电视台的收视率是不是也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让我们拭目以待。 |
|
来自: 昵称27492377 > 《发展历史、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