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铺网讯 1月21日 2019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 据初步预测 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 其中铁路4.13亿 你准备好回家了吗? 安徽省预计发送旅客6216万人次 2019年春运从1月21日开始,3月1日结束,预计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 4350万辆,日均流量108.75万辆,比2018年春运期间预计增长7%左右。其中,预计单日流量高峰会出现在2月10日(春节假日最后一天),预计将超过220万辆。 春运期间,安徽省预计发送旅客6216万人次,其中道路运输4236万人次、水运458万人次、铁路运输1429万人次、民航93万人次。 从运输结构上看,公路、水路运量将有所下降,铁路和民航运量有所上升,高品质运输服务需求旺盛。 3.3万人次 合肥机场春运首日迎来小高峰 1月21日,合肥机场计划起降航班136架次,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3万人次,客流较平时有了明显的增长,迎来了首个小高峰。
春运40天期间,合肥机场预计起降航班1.25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约16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8.5%。 今年春运期间合肥机场将呈现总量持续增长,节前学生流、探亲流、务工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峰来的早,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客流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1月28日至2月3日和2月10日至16日。届时高峰期日航班量将达到320架次,客流达4.4万人次。 由于今年春运时间较去年提前11天,针对节前可能会出现客流叠加,高峰压力增大的情况,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将根据春运期间旅客出行的流量流向和特点提前谋划,积极与境内外航司对接、商洽、支持航空公司合理安排运力,编排航班计划,最大程度满足安徽地区旅客对美好出行的新要求。 最快3秒 合肥铁路可持证“刷脸”进站
春运期间合肥直属站预计发送506.3万人,同比增幅7.1%。今年春运,合肥直属站图定计划将增开89.5对列车满足春运需求。 今年春运期间,合肥直属站将增加客运硬件设备,方便旅客出行。合肥南站进站口安装32台人脸识别实名制自助核验设备、出站口增设32台自助验票闸机;合肥站增设15台人脸识别核验闸机,检票口增设25台自助验票闸机。与往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合肥火车站及合肥南站新设人脸识别实名制自助核验设备,验票进站步入人工智能时代。 “原来8到10秒过一个人,现在最快只要3秒,提高验证验票环节通过能力和通过效率,减少旅客高峰时段实名制核验等候时间。”上海铁路局合肥直属站副站长潘凯表示,目前合肥南站进站口已安装32台人脸识别实名制自助核验设备,合肥站增设15台人脸识别核验闸机,最快3秒即可进站。同时,合肥南站的候车室也新增多种自助服务:服务台新增多台触摸屏,旅客可自助查询车次、列车正晚点、遗失物品情况。 “丢证者”也有了福音。据潘凯介绍,合肥南站每个售票厅都新增一台身份自助制证设备,旅客可自助完成临时身份证的办理。 高速公路 高峰预计出现在2月10日 今年春运期间预计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4350万辆,日均流量108.75万辆,比2018年春运期间增长7%左右。 今年春运期间,预计全省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出口总流量3750万辆,日均流量93.75万辆,比2018年春运期间增长7%左右。其中,预计流量高峰会出现在2月10日(春节假日最后一天),单日将超过215万辆。 节前全省路网东西向车流量居多,其中以由东向西方向车辆为主,车流多集中在G36宁洛高速、G30连霍高速、G40沪陕高速等路段,节后以探亲和返程车流为主,南北方向车流主要集中在G3京台等高速路段,以由北往南车辆居多。春节前夕,货车流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节后反弹。 从收费站分布上看,流量较大的收费站主要是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主线收费站以及合肥市区周边收费站。 合肥地铁 启动“春运模式” 1月21日~3月1日,合肥轨道交通将启动“春运模式”,根据春运期间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预测情况,通过加开载客列车、做好应急运力储备、优化客运组织方案等方式,确保春运期间合肥轨道交通线网运营安全顺畅。同时,建立交通枢纽应急联动机制,制定应急预案,为每一位乘客“保驾护航”。 春运期间,合肥轨道交通将根据客流情况,及时调整高峰时段行车计划,通过延长高峰运营时段并缩短行车间隔等方式,积极应对春运大客流组织压力。 同时,强化春运期间的应急运力储备,除在正线储备热备列车外,珠江路车辆段、南岗车辆段、大彭停车场有多列次热备列车随时待令,遇现场客流较大时可灵活投入拥挤区段运行,及时输运乘客,减少乘客滞留。 合肥轨道交通线网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增配充足储值票、单程票,合肥火车站、合肥南站、大东门站、三里庵站、四牌楼站等按需增配预赋值单程票,线网各站在售票卡确保数量充足,满足乘客购票需求。并将在合肥南站、合肥火车站常态性增设两个人工售票点,方便返乡乘客购票,适时增配人员,根据客流情况随时设撤,减少乘客购票等候时间。 春运 刚刚开始; 春运 正在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