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寓教于乐 德育双馨 让孩子放飞梦想 ——记徐州市泉山区风华园社区 “七彩阳光”青少年假日俱乐部

 草儿读书 2019-01-23

风华园社区于2011年成立“七彩阳光”假日俱乐部,利用孩子的寒暑假及周末,在社区中小学生中,开展系列思想道德教育及校外“一对一”辅导活动,寓教于乐,寓教启智。在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中,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风华园社区是泉山区泰山街道一个面积较大、住户较多的居住区,坐落于中国矿业大学西侧,市三环南路北侧,有居民3347户,人口1.3万,其中常驻人口9800余人。在校学生有700人左右,初中以下的学龄未成年人有400人左右。   

社区中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有自己的事业,每到寒暑假,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孩子在家没人管教,多是在看电视、睡懒觉、打游戏,或者外出。孩子们放任自由,缺乏锻炼,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风华园社区党委和五老志愿者共同商议决定,于2011年的5月,成立风华园社区“七彩阳光”假期俱乐部,旨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八年来,俱乐部在区文明办和区关工委等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发展日趋成熟。学员由风华园小区内部辐射到三个办事处的十余个小区,服务也从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拓展到解决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口的学习和困难帮助,将社会效益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即丰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教育孩子既懂得敬老爱幼,又明白帮助别人。俱乐部的孩子,从开始至今,基本都已经上高中了,他们有的再次来到俱乐部,成为志愿者,义务协助俱乐部开展工作。

二、 工作探索及成效

俱乐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利用不同活动项目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到了许多在校内学不到的知识和锻炼,许多学生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都表现出训练有素的好品质。家长们反映,孩子在家懂事了,知道尊敬家长和老人,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了,还有的孩子在旅游或走亲戚串朋友时知道如何接人待物,谦让别人。

(一)利用社区的资源优势,发动志愿者参与其中

《七彩阳光》假期俱乐部成立至今,先后举办了8期“七彩的夏日”,深受学生所在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徐州市34中、34中附小学校的领导、老师对我们的工作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帮助招生。省、市、泉山区的各个相关部门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导,民政局给与了资金的支持。社会、学校和学生都对我们的工作给与高度的评价。2017年,我们被江苏省文明办、关工委授予全省校外辅导站示范站。孩子们学习较以前主动多了。

1、志愿者真心付出。著名汉字学者朱新兰教授和丈夫曾七下南洋,行程11万公里,推广国际汉语,普及化难为易的字理教学法;她和丈夫出版了《多功能解形说义字典》《快速识字字典》如今,她退而不休,主动承担学生的汉字的讲解,激情认真风趣的汉字课堂吸引了无数的家长和孩子们。朱新兰老师还收集了百名革命名人故事,自费打印、编成小册子发给学生,带领孩子们学习。师大退休的陈锡岳老师已是近80岁的老人,他把《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编制成一件件生动故事的课件,让学生们向看电影一样,在娱乐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美德的教育。

2、教与学互动,共同学习进步。中国矿业大学的退休“五老”志愿者王凤玲老师为暑期校外辅导站的孩子们讲授拆位法求平方。拆位法求平方是王老师自己刻苦专研的成果,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王老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令每个孩子受益匪浅。为了上好今天的课,王老师做了精心准备,亲自制作课件,印制讲义发给每个学生,还为每个学生准备了精美的小食品,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王奶奶”。外语教师周宽老师,即是辅导员,又是工作人员,不管是酷热的暑假还是寒冷的寒假,周老师都提前把各种设备检查、维护的好好的,方便学生们的使用,他根据学生们的特点,筛选出许多优秀的电视片给学生们播放,如,《小兵张嘎》、《刘胡兰》等革命英雄故事让学生们们观看。对学生们进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利用电脑的优势,因势利导的教育学生们,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称赞。

3、俱乐部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区校外辅导站还吸引了高校的大学生参加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每次假期均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师大等大专院校的40多名学生放弃了回家,主动来风华园参与假期俱乐部的志愿服务工作和教学及辅导活动。同时也为在校大学生们提高了锻炼的好场所。江苏师范大学把风华园社区作为社会实践基地。

(二)用多种形式对孩子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寓教于乐,采取多种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风华园社区校外辅导站坚持以培养孩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童心向党”的系列教育;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通过我们的传统节日系列活动,让孩子知道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让孩子开阔眼界,了解社会,懂得劳动创造财富,要珍惜自然资源。通过学习身边的模范人物的事迹,让孩子做人,做事有榜样,有方向,有动力,有目标,有理想。做一个爱党、爱国、爱家、爱民族的人才。以寓教于乐为手段,以同学和老师互动为结合纽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使校外辅导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创新教育活动模式,注重活动效果

俱乐部自成立至今,一直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断创新活动模式。

1、德育内容丰富多彩。辅导站紧密结合国家、省、市委提出的“弘扬好人精神”倡议,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开展了“学好人,做好人”系列活动。首先由“五老志愿者”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徐州的好人和道德模范。社区包了一辆大客车,组织孩子们到“徐州好人园”、“ 名人馆”参观,感受好人、名人散发的正能量;最后组织孩子们撰写“好人随感”心得体会。在参观好人园前,先对徐州市的好人、名人进行前期的宣传教育,参观时让学生充当讲解员,争先恐后的讲解好人的事迹。而且,对矗立在好人园的5个大柱子上的“仁义礼智信”的含义有较深的理解。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寓教于乐有机融合,使原本枯燥的道德教育变得生动有趣,展现出新的活力。

2、创新活动内容。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也成为社区校外辅导站关注的重要课题。赋予孩子们一个优秀的创新环境,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我们与无锡轻工业学院的老师和志愿者联合教孩子学习做机器人,做扎染布艺。活动先从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开始,一步步了解简单的设计原理、传动原理、控制技术等等,虽然没有涉及很多高深的知识,但也是向这些小工程师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3、道德教育突出培养孩子成才。学生尚逸儒已经连续5年参加风华园社区未成年人校外辅导站学习。在老师的辅导下,进步很快,彻底改变了过去听不进父母意见的问题。学生陈思雨已经在辅导班学习7年了,她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其家庭生活较困难,也是风华园社区常年资助的学生,每年开班典礼会上,她主动代表学员发言,从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对辅导老师的感恩之情,对快乐假期生活的满意。

三、砥砺前行

《七彩阳光》是社区为居民做的一件大实事,也是为教育孩子尽的一份社会责任。我们将一直坚持下去,进一步创新教育机制,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一是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好的传统教育。找寻社区老革命军人,加强革命人生观教育,使之了解过去,珍惜当前美好生活。二是进一步加强与附近名校对接,争取资源共享。让在校学生到社区见习,帮助小区学生学习,提高成绩,让在校学生学到社会生活、工作的经验。三是寻求更好办学模式,让孩子们既长知识,又能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健康成长,把俱乐部建成让家长放心,孩子能茁壮成长,社区关心下一代的七彩基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