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首次授衔唯一外籍将军且黄埔军校毕业的是谁?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1-23

在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解放事业当中,还有一批国际友人与我们一起并肩战斗。其中的越南籍友人,除了著名的胡志明、黄文欢、武元甲(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毕业)等之外,就数洪水将军了。

洪水(1908-1956),原名武元博,曾用名鸿秀、阮山、李英嗣等,越南首都河内市人,中国和越南双料少将,也是世界少有的两国将军之一。毛泽东主席曾评价说:“洪水的性格是执着、透明的。这样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驰骋千里的骏马,否则就是爱尥蹶子的马。”这段话,很好地概括了洪水光辉而又曲折的战斗一生。

洪水早年赴法国留学,与胡志明相识。1924年响应胡志明的号召,来到中国广州。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越南共产党。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改名洪水。土地革命时期,任广东省东江游击队连政治委员,红军学校工农剧社社长。1934年他和毕士悌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以“少数民族(京族)代表”的身份,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成为苏维埃中央政府中仅有的两位外籍中央委员。不久因追随毛泽东,与博古等发生矛盾,被开除出党。1935年参加长征。抗战时期在山西、河北等地开展抗日工作。1945年应越南劳动党之邀回越南参加抗法战争,任第四、五战区司令员兼政委。1951年又回到中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委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洪水是唯一经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军初期、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整个过程,并且为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付出了毕生精力的外籍将军;他是越南人民军的首批少将之一(当时越军的最高军衔),也是我军1955年首次授衔时唯一一位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外国人。

1956年,洪水将军因患胃癌,离开中国回到他的故乡越南河内。临行之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前往车站为这位中越两国的“双料将军”送行。洪水将军于此年10月21日在河内与世长辞,年仅48岁。

由于这样特殊的关系和经历,洪水在中国北京、越南河内两地均育有子嗣。1938年1月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洪水与中共党员陈玉英(后改名陈剑戈)结婚。1945年11月洪水回到越南,其妻陈剑戈和两个儿子留在中国;1951年两人再次见面时,洪水在越南已另立家庭。洪水在越南曾先后3次结婚,育有1子5女共6个孩子;最后一位越南妻子名叫黎恒熏。也就是说,他有3子5女,其中2子是中国籍,1子5女是越南籍。

1955年首次授衔唯一外籍将军且黄埔军校毕业的是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